8月23日、24日,昆明本地新闻媒体连续报道了部分市民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提出的建议:“地铁5号线是否可以延伸到斗南站?”“地铁1号线斗南站、春融街站之间是否可以增设一站?”“是否考虑在昆明卷烟厂附近修建地铁站?”
针对这些建议,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一一作出了回复:
“目前地铁5号线已开通运营,且没有预留延伸至斗南站的工程条件,无法延伸。”
“目前地铁1号线已开通运营,前期未预留增设车站的条件。若增设车站,需破开地铁盾构隧道,将会导致轨道交通1号线停运且工程代价较大,现阶段无法增设车站。”
“昆明卷烟厂附近规划有8号线,串联了北市区、巫家坝及滇池北岸区域……目前8号线处于前期规划阶段,待上报国家发改委批复。”
提出建议的市民看到这些回复,心里应该有些遗憾。他们愿意花时间郑重地把这些问题提交相关部门,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够得到倾听,得到回应,最好还能让出行不便的现状得到改变。只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站点、线路设置是经过长期科学论证才确定的,要作出改动,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研究。尤其是地铁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型市政工程,要增加站点和线路,意味着巨大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经历规划、审批、施工等过程,耗费较长的时间。如果建设成本、运行效率等问题难以平衡,那么,这部分市民提出的建议,现阶段实际上是不可行的。
但是,遗憾不等于彻底失望。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满足市民改善出行状况,方便就近搭乘公共交通的诉求呢?答案是有的,而且也是在地方领导留言板里。
8月4日,有市民提出“开行地铁接驳公交车”的建议,希望昆明公交集团开行一些连接各地铁站点、发车间隔不长的公交车,进一步织密交通网络。对此,昆明市交通运输局23日也给出了回复:“适时灵活调整公交运力,方便市民乘客出行。”
应该说,调整现有的公交车运力,用于填补市民到达地铁站的“最后几公里”,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近些年来,昆明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多条地铁线开通,公交车线路越来越多,网约车数量增加,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遍布大街小巷,市民出行越来越便利。公交车曾是公共交通的绝对主力,但现在有了很大变化,乘客被其他出行方式分流,部分线路与地铁线路重叠造成运力过剩,城市范围扩大导致线路需要优化调整,地面道路早晚高峰拥堵导致效率不高……这种状况下,公交车的运营要面对不小的挑战。
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共享单车等等,都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组成部分,不是相互割裂的存在。虽然它们的运营主体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市民出行方便而设。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就有了统筹协调各自资源,互相弥补交通空白的可行性。拿“地铁加站”这个例子来说,挖地三尺给地铁线路加个站确实不可行,但交运部门不妨做好“地上工作”,针对反映问题较多的区域,多增加一些公交线路,把公交车重新定位为地铁的补充出行方式,让地铁线路当“动脉”,公交线路当“毛细血管”,各司其职,有效渗透到城市各个角落,最大限度方便市民。
一句话:只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