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

全球时讯:公募基金限购数量剧增 8月份至少有42只权益基金发出“限购令”

时间:2022-08-30 08:29:02       来源:证券日报

继张坤、冯明远、丘栋荣、林英睿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宣布限购后,8月29日,嘉实量化精选股票、中加科丰价值精选混合、海富通国策导向混合等多只基金也纷纷宣布,从近日起调整或暂停大额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资料图)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后发现,8月份以来,至少有42只权益基金发布关于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业务的信息。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基金限购现象愈加明显,限购数量显著增多。

公募基金为何会选择“闭门谢客”?近日,多位公募基金行业权益基金经理、FOF基金经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的采访,对当前基金暂停或调整办理大额申购业务的现象予以解析。

基金限购有四大诱因

8月份以来,已有多只公募基金发布暂停或调整大额申购的公告,其中包括冯明远管理的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基金,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股票基金,林英睿管理的广发价值领先、广发多策略混合等基金,刘畅畅管理的华安产业精选基金等。

今年以来,受市场广泛关注的“小而美”公募基金也纷纷发布“限购令”,如缪玮彬管理的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基金、韩创管理的大成产业趋势混合等。

上述公募基金发布的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的相关公告普遍提到,基金公司“限购”原因是为了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良性成长。

一位私募FOF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有市场人士认为,基金限购与市场行情存在关系。但随着公募基金持续发展,基金暂停或恢复大额申购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会适时对基金规模进行主动限制。短期来看,限购是基金经理对自身能力的把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从长期来看,这是在保护基民利益,也是基金业绩和规模在良性成长过程中实现‘双丰收’的保障。”

近年来,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基金产品暂停或调整大额申购业务的现象,在公募市场时有发生。除上述原因外,基金选择暂停或调整申购业务的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类:一是基金产品在转型期间,为办理份额结转而暂停申购,以实现基金平稳转型;二是以定期开放方式运作的基金,会在开放期最后一日的下一个工作日起暂停办理申购、赎回及转换业务,直至下一个开放期;三是QDII基金会根据境外主要投资场所的节假日休市安排而暂停申购。这三类暂停办理大额申购业务的情况持续时间较为短暂,最短时长仅为一日。

《证券日报》记者对基金公告梳理后发现,今年8月份以来,至少已有42只权益类基金发布关于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业务的公告。此外,至少还有40只债券型基金、6只货币基金宣布限购,另有部分QDII基金因境外市场休市而暂停申购。

公募基金限购数量剧增

方正证券金融工程团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8年期间,主动权益基金月度限购均值基本在100只以下。自2019年以后,限购基金数量快速增加。2021年,月均限购基金数量达到302只;2022年,月均限购基金数量达429只,限购数量占全部主动权益基金总数的13.37%。

“近几年基金限购现象愈发明显。一部分绩优基金出于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或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容量的担忧,通常会发布限购公告。限购后,看好该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很难买到充足的数量。”方正证券分析师曹春晓表示。

“百亿元量级是资金管理的一道分水岭。我们跟踪了不少‘小而美’基金,通常会在基金规模快速扩张后,进行阶段性的规模限制。”一位FOF基金经理对记者称。

一位管理资金规模超百亿元的权益基金基金经理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在两年内迅速达到百亿元级后,便开始选择限购。“当产品业绩逐渐被市场关注到、基金规模迅速超过100亿元后,我们就开始逐步控制其规模了,主要限制的是机构大额申购。”

“对普通投资者进行限购的情况并不多,我们还是希望为个人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上述接受记者采访的权益基金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