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

今日热闻!年内近10家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理财

时间:2022-12-21 10:27:30       来源:中国网财经

中国网财经12月21日讯(记者 燕山 鹿凯)日前,两家上市公司同日公布,其购买的集合信托产品延期兑付,年内已有近10家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理财。

据吉华集团(股票代码:603980.SH)12月20日公告,公司购买的“陆家嘴信托—华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存在延期兑付风险。


(资料图)

同日,恒银科技(股票代码:603106.SH)发布公告表示,其于 2021 年 7 月 13 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民信托”)的“国民信托·慧金 87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到期日为 2022 年 12 月 20 日,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共计收到该产品投资收益 1298.59 万元,本金 1.69亿元及剩余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

中国网财经注意到,这已不是恒银科技第一次“踩雷”信托产品。9月26日,恒银科技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2021年9月10日购买长安信托的“长安宁—盈祥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到期日为2022年9月9日,截至公告日,公司共计收到该产品投资收益63.67万元,本金1500万元及剩余投资收益到期未兑付。

据中国网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近10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其购买的信托理财出现逾期或延兑。

9月6日,杭州解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814.SH,以下简称“杭州解百”)公告称,其购买的“国通信托·东兴870号国茂南京特定资产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存在延期兑付风险。9月23日,杭州解百表示,本信托计划项下各笔融资期限整体延期一年。

8月3日,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801.SZ)公告表示,其2021年6月30日认购的“中融-融沛27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5000万元、参考年化收益率7.2%,于2022年7月30日到期,受2022年上半年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的开发进度和正常开盘销售均受到了严重影响,疫情期间项目完全停工停售,项目去化及资金回笼因此不及预期,本信托计划进入延长期,延期11个月至2023年6月30日。

7月2日,英洛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795.SZ)公告表示,其于2021年7月1日使用闲置自有资金人民币10000万元购买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的信托计划产品。现该理财产品到期后进行展期。

6月29日,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233.SZ,以下简称“塔牌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塔牌混凝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中融-融筑42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展期24个月,该产品投资于房地产项目。截至2022年6月29日,公司投资的地产类信托产品存量产品数量为13笔,存量产品余额为12581.12万元。

年初,民生控股(股票代码:000416.SZ)曾披露称,其投资的原定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现金分配的“中国民生信托-至信772号荣盛地产”,截至2022年1月12日,目前民生控股尚未收到剩余本金3010万元对应的收益。

除上市公司外,“踩雷”信托理财的还有拟上市公司。资料显示,拟二度闯关科创板IPO的上海康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鹏科技”)在披露首轮问询回复中表示,2021年7月,在未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的情况下,其购买了“五矿信托-璟川汇金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信托计划”)5000万元。当年年底,该信托计划的初始债务人阳光城集团下属项目公司已无法按时偿还款项,康鹏科技当年即确认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848.75万元。2021年末信托计划到期,截至2022年2月,仅收回78.75万元。

记者通过梳理上述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理财事件发现,今年“踩雷”上市公司数量已远超去年,去年仅有四家A股上市公司踩雷信托理财踩雷,分别是德展健康、海南海药、*ST华资等。同时,上述“踩雷”上市公司所涉信托产品也多为地产类产品,而这同样也是集合资金信托产品的违约“大户”。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面对信托业转型应转变投资理念,把风控放在第一位,获取收益放在第二位,选择实力雄厚、经营稳健的信托公司,关注底层资产以及风控措施是否有效。

上月末,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将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要求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有研究人士表示,自2022年监管从不鼓励融资类信托,到此次“保持信托等资管产品融资稳定”,转变较大;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展期1年,将有效缓解信托公司短期兑付压力。

标签: 上市公司 信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