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为促消费、稳经济,多地近期密集发放新一轮消费券,涉餐饮、家电、文旅、百货等多领域,规模普遍较大。新一轮消费券呈现发放领域有侧重、投放渠道多元等特点。
【资料图】
各级政府发放消费券 发放方式以数字化为主
家电券、餐饮券、文娱券……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全国超过40地宣布启动消费券发放相关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消费券发放有省一级的,如福建省安排2亿元支持各地发放消费券;有市一级的,如海口市联合饿了么平台投放350万元外卖消费券,市民可领取总计价值最高134元的消费券红包;甚至部分区一级也发放了消费券,如深圳市福田区发放2000万元消费券、深圳市龙华区发放3000万元消费券。
从消费券支持的消费类别来看,服务性消费类别集中在餐饮消费、文娱旅游等,商品消费则集中在汽车、家电、家具等大件领域。
比如,广州市消费券涵盖轻茶餐饮、超市、电商、百货、正餐住宿五大类,面值从10元至100元不等,总金额达3000万元;武汉市从12月8日开始发放家电家具消费券,投放总金额1000万元。
在文娱领域,湖北于今年12月20日、12月21日开始在全省投放体育类通用消费券和滑雪运动消费券;新疆于今年12月下旬至明年2月发放5万余张、总金额400万元的冰雪旅游消费券。
从发放频次来看,有的地区消费券是分几轮,有的是每天都有,还有的则是每人“仅此一份”。广州市于12月8日起,分三轮发放消费券;海口市的外卖消费券发放频次更高,市民在活动期间内每日均可领取一次消费券;而诸如汽车等大件商品,福州等地则规定“先到先得”“同一用户仅限申领一次汽车消费券”。
确保公平、透明、普惠 更好发挥消费券乘数效应
政府出资、平台商户联动、消费者获益,消费券拉动经济的乘数效应明显。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数据显示,在今年首轮促消费中,截至5月7日,广东累计投放涉及金额6.07亿元的政府消费券,撬动消费交易35.81亿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亚程等专家认为,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优化,消费经营场所更加稳定,消费场景更加丰富,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在提振消费信心的同时,也亟待从保障消费券发放公平性、打通复工复产堵点、提升行业商户供给能力等方面,多层次强化消费券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不少消费者反映有大额补贴的消费券存在“一券难求”的现象,对此专家表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消费券发放的风控机制,确保发券过程公平、透明、可回溯;新一轮消费券的设计、投放要更加兼顾普惠性、公平性,向低收入人群倾斜。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认为,一方面,不断优化消费券政策设计,强化消费券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有效夯实经济复苏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通过减税降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举措稳就业、增收入,提升消费信心和能力。
(据新华社广州12月2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