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复冲击,海外多重危机叠加,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前行,2022年站上了国内生产总值12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该如何看待这样一份“成绩单”?2023年中国经济又会怎么走?
17日,中新社在北京举办“国是论坛: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会”,多位与会专家在回顾去年经济表现时,既谈喜也论忧,在展望明年经济走势时,“回升”则成了高频关键词。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有风险有隐忧,差中有好、好中有忧。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5.1%、高新技术和数字经济较快增长、消费呈负增长等。整体而言,拉动中国经济的多个因素出现了“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情况,这体现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也是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相关资料图)
中国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外贸专家白明表示,从轨迹运行上看,2022年中国外贸走势是“M”形:年初增速较高,三四月份下滑,五六七月份反弹,此后逐级下探。“这种情况以往并不是特别多见。”
他指出,这表明中国外贸面临压力和挑战错综复杂,有时候压力大一些,有时候压力小一些,有时候支持政策见效明显一些,有时候支持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走过“特殊”的2022年,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如何?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直言,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短期影响需要时间进一步修复,只要继续稳住经济基本盘。
他认为,目前,中国需要尽快将经济增长恢复到潜在的增速水平,以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若未来中国能继续稳住经济基本盘,整个社会欣欣向荣,大家同声共气往前闯、干事业,相信经过“休养生息”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可期。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预计,包括消费零售在内的各项指标将总体走向平稳,波动性会比2022年降低很多。2023年扩大内需的切入点是改善社会心理预期和提振发展信心。
在消费领域,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及复工复产,疫情对商业、服务业影响非常大的时期已经过去。因此,未来景气度回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并且已进入到了上升的通道。
她认为,今年全年消费大势应该是逐渐回稳,前景特别广阔。消费市场回升过程中,对商业企业来说要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加强内外贸融合、加强跨产业的融合,在服务对象上既要关注有更多创新意识的“Z世代”消费者,同时也要注重老龄化社会带来新的消费机遇。
在外贸领域,白明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外贸反弹需要一个过程,预计外贸回升可能在今年的二季度、三季度。今后应着力夯实外贸产业基础,并对欧美经济复苏态势保持密切关注。
在房地产领域,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认为,去年房地产经历了深度全面的调整,但绝不是“硬着陆”。房地产正在接近合理的区间。2023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如果没有意外事件冲击,房地产总体走势将是波动性弱恢复,不可能也不应大幅度增长。
赵锡军则提醒,2023年,地方政府要重点考虑债务的可持续性及风险可控,中央不会对地方债务兜底。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流动性要跟去年一样合理充裕。
宗良说,中国较为妥善地解决了经济增长与疫情防控的协调问题,这为2023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们觉得2023年经济增长从现在开始触底回升,一季度有所回升,二季度、三季度增速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