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推行以来,保险逐渐成为国民提升自身患病后风险抵御能力的标配,也让慢病、养老、中高端医疗、消费医疗等深层次需求浮出水面。
2023年伊始,随着防疫政策调整,健康险行业将会有怎样的新发展?经过多年的“高歌猛进”后,健康险保费收入增势在2022年脚步明显放缓。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5341亿元,同比增长4%。相比之下,健康险保费增速在2020年、2021年分别为19.7%、7.9%。新的一年,健康险保费增长能否再提速?
“2023年,在防疫政策完成调整后,我国进入真正的后疫情时代,国民的健康意识也正在经历新的变化,呈现三个普遍特征,一是逐渐意识到现有医疗健康服务体系无法完全满足个人需求,想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二是预防保健需求明显攀升,人们在经历过新冠后更迫切的希望提升身体素质、提高免疫能力、加强健康管理;三是老年人群和慢病人群的健康保障、病后护理问题有所凸显。”众安在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如此表示。
(相关资料图)
在他看来,后疫情时代呈现的特征让目前市场需求和保障缺口更加清晰化,也给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指明方向。当下市场上健康险产品数量众多,但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存在错配,要想抓住健康险的下一个发展机遇,需要真正从客户需求出发,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方面下足功夫,差异化是一条挑战之路,也将是竞争力的构筑之路。
一位专业养老险公司健康险部门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新的一年,健康险业务争取高速发展,争取向高质量发展。不过,保费增速提高还是有点难度,毕竟重疾新单还在下降,而且医疗保险中的百万医疗险、惠民保等也有承保人数瓶颈。但疫情政策调整后,总体会好一点,对保险销售等方面都是有好处的。
“商业健康险将日益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太平洋健康险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近年来,监管也积极鼓励发展普惠型产品,支持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保衔接,持续提升人民保障水平。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中国经济有望长期向好发展,消费复苏,都将利好健康保险行业加快发展。
太平洋健康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医疗保障需求来看,我国依然面临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群众就医负担重的现状,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为7.56万亿元,其中,个人支出占比达27.7%,远高于发达国家10-15%的平均水平,而202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赔款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仅为5.33%,未来商业健康险充分扩大保障范围、提升保障力度的市场空间非常充足。
上述负责人还谈到,从客群结构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加速,未来“一老一小”保障市场缺口仍然很大,预计儿童、老年人群、带病人群等,将为健康险市场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从消费特征来看,随着保险客户年轻化、消费习惯线上化,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线上了解和购买产品,同时也倾向于享受线上运营服务和健康服务,随着疫情防控政策全面放开,线上就医、线上购药、健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人保健康某省级分公司总经理向澎湃新闻表示,2023年的健康险可能在长期护理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商业协同、心理健康等方面会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应该说现在社保的长护险,无论是覆盖的面,还是保障的程度和内容,不能全面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下一步,在社保、长护险和商业护理险的衔接上,特别是个人费用负担方面的商业的护理市场,从2023年开始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展。目前,一些非标体、带病人群、老年人群、新市民等的商业医疗险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明年应该会有一些新的产品或模式出来,还有城市定制性商业医疗险还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此外,银保监会现在正征求扩大税优健康险的政策适用范围,税优健康险在明年可能也会有新的发展。”上述人保健康某省级分公司总经理说道。
他还提到,疫情以后,民众的健康意识有所提升,生活习惯指导、健康监测、膳食营养、疾病预防等健康管理服务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大,包含健康管理的健康险产品也会在2023年也会有所增加,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包括一些门诊慢特病的综合服务方式,通过医保门诊共济的这些改革,明年也会推出,一些综合服务模式会有逐渐的尝试。心理健康的服务也应该会引起各家保险公司的重视。
众安在线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未来,慢病、中高端医疗、护理和养老将是众安保险重点尝试和探索的方向,公司将紧跟政策导向,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供给,研究推出满足特定人群深层次健康需求的保险产品,同时完善“保险保障+医疗服务”的一站式体系,创新推动“互联网+”在慢病管理及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在保险产品的基础上也为国民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加码,助力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