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

世界观点:退市新政实施两年 炒小炒差风受到遏制

时间:2023-02-06 07:44:36       来源:证券日报

2月3日,多家ST公司的股价再次探向1元以下,投资者正在用脚投票,将更多持续经营能力存疑的公司,清出资本市场。


(相关资料图)

退市新规发布两年以来,资本市场此前的“炒小炒差”风气得到遏制,价值投资的锚点越来越清晰。

价值投资还是猎奇炒壳?投资者已经交出了自己的答案。

投资者自述:对退市股要警惕

“还是有投机的心理。”回忆起当年投资过却最终退市的一家公司,投资者岳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感慨万千:“2015年前后开始关注海润光伏,那几年这家公司的负面消息很多,包括投资者诉讼也有,但根据以前的炒股习惯,这种公司在我们看来,属于‘利空出尽’,很快会有保壳的动作,所以就斥资20万元买入,谁知道公司最后的结局居然是被退市了,20万元血本无归。”

据岳先生讲述,在此前的投资过程中,选择投资标的时,虽然也会关注投资公司的基本面信息,但更多的是会关注公司是否有概念,例如重组、壳公司、热门概念等。“过往的A股市场很少会有公司被退市,很多问题重重的公司,最终都会被用各种方式保壳,如果能在低点投入,未来的收益是很可观的。这也是很多人会炒作ST股、壳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经历了海润光伏的案例之后,再看到有上市公司提示风险,特别是有退市风险,我心里都会一沉。”岳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公开信息显示,海润光伏退市是在2019年,而这个时间之后,也是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厘清风气的关键节点。

2020年3月1日,修订后的《证券法》施行,对于违法责任、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注册制等内容皆有提及,而此后的2020年年末,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了退市新规,对于退市指标进行完善,对于交易类、财务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及主动退市情形做出规定。

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和市场人士看来,《证券法》和退市新规等一系列动作,是希望让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能够延续,培养真正能穿越周期的“长青树”型企业,遏制此前“炒小炒差”的不良风气,让价值投资成为资本市场的锚点,进而实现实体和金融互相帮助、良性发展。

目前来看,这种愿景正在逐步达成。

北京威诺律师事务所主任杨兆全律师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随着退市新规和相关配套规定的出台,退市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完备。从过去两年退市规则的执行情况来看,基本平稳有序,退市的家数也大幅度增加。资本市场优胜劣汰正在形成趋势。

专家观察:“炒小炒差”风气得到遏制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行,良币驱逐劣币被按下了快进键。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记者表示,未来全面注册制必然和更加完善退市制度相配套,所以“应退尽退”将执行得更加彻底,而注册制后又强调信披质量,企业如果操纵利润来规避退市,很可能因为信披质量要求而变成提前退市,预计2023年之后退市企业数量将逐年增加。

此外,盘和林认为,这几年A股市场有所扩容,因为缺少流动性支持,“炒小炒差”在减少,这是注册制推进后的必然现象,“当前还没有完全遏制‘炒小炒差’的情况,但全面推进注册制后会有所改善。注册制后炒新行为将得到遏制,投机行为将逐步减少。”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内两市公司有“炒小炒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在博取重组利好的机会,这种状况确实在近几年得到了一定遏制。

要让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的理念,除了要搞好投资者教育之外,还要通过强化制度执行和不断完善规则,让资本市场保持应有的活力与自我更新能力,让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显现出来。

律师建议:投资者保护关口前移

不过,伴随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信披质量不佳,导致投资人损失的赔偿制度还有待完善。

杨兆全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目前,各项退市规则基本完善。对业绩不良、失去持续经营能力的公司,以及有重大违法行为的公司,都按部就班地进入到出清的轨道。随着退市常态化更多地为社会所接受,相关部门可能会进一步优化退市条件,扩大退市公司的数量,加快劣质公司的出清速度。

不过,退市过程中对投资者的保护,关口要前移。“一是通过投资者教育,让投资者意识到绩差公司的风险。对炒作绩差公司保持警惕,避免退市带来的毁灭性的损失;二是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及时披露可能退市的风险,把退市风险作为独立的信息持续披露,提示投资者谨慎决策,规避风险。” 杨兆全建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