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4月份CPI同比上涨0.1%,涨幅较上月明显回落。
CPI涨跌幅走势图。 来自国家统计局
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下滑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CPI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已连续三个月有所下降。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2.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
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5.3%,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4.0%,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2%,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下降13.5%,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
“4月CPI同比涨幅回落较多,主要是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据测算,在4月份0.1%的CPI同比涨幅中,上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
二季度CPI涨幅或保持低位
由于国内CPI涨幅连续走低,最近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面临通缩风险的讨论较多。
“国际上通货紧缩的定义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往往还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经济衰退。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恢复通道、货币供应量维持较高增速、核心CPI稳中有升,并无典型意义上的通缩。”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
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也表示,从价格表现来看,由于去年基数较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涨幅较高,再加上国内受疫情影响供给偏紧,导致去年二季度CPI涨幅都比较高,这样影响今年二季度CPI涨幅可能保持低位,但这不说明通货紧缩。“随着下半年影响因素逐步消除,价格会回到一个合理水平。”
“预计2023年二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速低位运行、PPI持续处于收缩区间。”钟正生指出,不过,国内物价的“类通缩”是暂时性的:下半年物价基数走低、内生需求有望滞后回升,国内物价同比读数将自低位逐步回升,核心CPI可能逐步向1.5-2%的合理区间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