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产 >

好消息!实地探访篆塘河恢复明河将解决路段淹水问题

时间:2022-08-17 09:49:39       来源:都市时报

780米的篆塘河,曾是一条昆明人最熟悉的城市河流。

上世纪90年代初,篆塘河因为市政规划等原因,河道上被加盖物业而变为暗河,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今年7月,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开始施工,围挡公示显示,工程将于明年3月底完工。记者昨天实地探访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进展,发现篆塘路一侧的琴行纷纷重新装修,准备迎接明河风光带来的新客流。

篆塘河恢复明河

将解决路段淹水问题

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的施工单位是中国中铁昆明市轨道交通1号线西北延工程项目部二分部。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位于篆塘河下方的地铁1号线弥勒寺站,绝大部分已经封顶,位于新华社云南分社门口一侧的出入口即将安装机电设备。

据介绍,2017年地铁1号线弥勒寺站开建时,将篆塘河迁改到西昌路东侧,当时开挖了一条宽4.2米、深2.3米的箱涵,分流河水到大观河,并在箱涵东侧配建了直径80厘米的污水管道接入篆塘河泵站,将雨水、污水引走,位于篆塘河下20余米深的地铁站才得以施工。

当时还挖除了篆塘河内截污管,并对篆塘路排水管道进行临时迁改。然而,近年来篆塘路沿线淹积水频发,临时迁改管道已无法满足沿线排水需求。因此,在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中,将同步对篆塘路的排水系统进行提升。

据介绍,施工单位将取出篆塘路西侧现状污水管道,在原管位新建直径50—100厘米的污水管道746米,接入西坝河南侧直径为120厘米的截污管道,设污水检查井41座。同时,沿篆塘路东侧新建雨水管道710米,在道路东侧机动车路缘带布设28座雨水口,便于路面雨水分段就近排入即将恢复成明河的篆塘河。为避免道路雨水倒灌入篆塘路西侧的新华社云南分社、省总工会办公区、新闻里小区等大院,还将沿着西侧大院出口处设置截水沟,全线设雨水检查井36座。

明年3月底篆塘河明河恢复通水后,低洼的篆塘路西侧大院淹积水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省总工会和新闻路小学附近

设桥通两岸

据介绍,篆塘河明河恢复总长779.904米,河道净宽13.5—16.8米,将在省总工会和新闻路小学附近分别建设宽2米、长8米的人行桥梁。篆塘路改建工程共694.536米。

从效果图上看,篆塘河河岸将进行硬化,河两岸设置花园、亲水平台、灯光秀、健身小广场等设施。值得一提的是,从玉带河流入篆塘河的河水是牛栏江水,十分清澈。可以预料,等到明年3月底,篆塘河明河恢复后,几十年前水清岸秀的景象也将重现。

市民希望

更多被覆盖河流“重见天日”

据了解,篆塘河于1994年架桥覆盖后,武成路扩建后迁移的商户被安置到这里,后来形成了“琴行一条街”。2017年,覆盖篆塘河的钢筋混凝土被部分打开,但很多琴行不舍多年经营积累的人脉,就近在篆塘路西侧居民楼寻找铺面,继续销售乐器并开办教学班。正在装修的一木琴行负责人张老师说:“我们对篆塘河颜值提升带来的商机抱有较高的期待。教育本来就提倡学生全面提升音体美修养,希望有更多的家长带孩子到风景优美的篆塘河边学习音乐。”

之前,昆明第一条从暗河恢复为明河的是玉带河书林街段,开设于河上的玉带河鞋城因此被拆除。不过,当时恢复的只是从青年路到书林街长300米左右的河段。不少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昆明历史上河道纵横,曾有“水城”之称,希望政府以篆塘河明河恢复工程为契机,让更多被覆盖的河流“重见天日”,恢复昆明的历史风貌。

※新闻延展

篆塘河曾被誉为

“滇中水运大动脉”

元初,赛典赤治理滇池,曾大力疏浚入滇河道,此后史料中就有了关于篆塘河的记载。经过几个朝代的治理修缮,篆塘河逐渐变宽,并且在清代达到了巅峰。

今天,昆明人一般把西昌路与西坝路的交叉口视为篆塘河的“源头”,把由南向北到篆塘公园汇入大观河这一段直线距离不过1公里多一点的河道称为篆塘河。其实,历史上,从篆塘过近华浦通滇池草海的河道,都被称为篆塘河,自元代开凿以后就承担着昆明运粮河的作用。清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近华浦建楼二层,题名“大观楼”,从篆塘码头入草海一段河道才改称为大观河。

经过清代初期对河道的疏浚,篆塘码头变成了一个非常繁荣的粮食交易码头,每天有近千条船只停靠在篆塘河。清末法国驻昆代表方苏雅曾经拍摄下篆塘码头百舸争流的景象,并且给出了“整个滇中水运的大动脉”的评价。

尽管河道一直在变窄,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篆塘河的河面仍有20多米宽。从小在篆塘河边长大的老昆明人还记得,当时篆塘河河水清幽,人们在河里坐船摆渡、捕鱼捞虾。春意袭人之际,很多市民喜欢乘坐游览观光船,从篆塘码头坐到大观楼只要5分钱。两岸阡陌纵横,木棉花、木兰花纷纷盛开,绿草萋萋的美景,让彼时的篆塘河成为了老一代昆明人最美好的记忆。

标签: 780米篆塘河 城市河流 篆塘河明河 弥勒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