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链 >

宾川县海稍村:“党支部+企业+村民”实现文旅收入上千万

时间:2022-04-12 08:39:32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近年来,宾川县七甸镇海稍村委会通过种养结合、文旅唱戏,采取“党支部+企业+村民”的合作发展模式,实现文旅收入上千万、移民户均增收近万元。

提到“海稍”二字,多数人就想到“海稍鱼”。宾川海稍鱼因产地在乔甸镇海稍水库而得其名,是用宾川本地水源和本地鱼(以鲢鱼为主),用精美的工艺制作而成,味鲜、清香,是一道深受食客喜爱的美味佳肴。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宾川乃至大理等地的“名牌”。

海稍村委会的海稍新庄村不仅是海稍鱼的发源地,也是一座闻名遐迩的“红军村”。1936年4月22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沿红二军团走过的路线出宾川,途经新庄村时在此休憩一夜,部署战略计划,与当地民众结下了鱼水情谊。

怀揣红色资源,如何转化为金色财富?常年在外创业的蒲国宏回到了家乡,他依托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红色历史文化,带领乡亲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克服重重困难,采取“党支部+企业+村民”的合作模式,成立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建成了大理州首个自然村“红军长征纪念馆”,还建成了展示农耕、民族民俗文化为一体、全省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村民自建农民博物馆。

在他的带领下,海稍村民走上了“种养结合、农旅唱戏”的发展之路。“2015年博物馆建成以来,我们共吸引全国各地游客88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带动移民户均增收近万元,宜居宜业成了移民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蒲国宏说。

对于海稍村的发展变化,今年67岁的李翠存深有感触:“这几年,村里的新鲜事可多了,不仅新修了道路,村里旅游业也发展了起来,闲下来的我还穿上了‘红军服’,成了‘上班族’。”

据了解,海稍村除了发展旅游,农业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之一。海稍村委会下辖新庄村等3个自然村,村民们多以栽种葡萄为主,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只能靠人挑出去卖,1亩地上的葡萄要花费1000元至2000元的运费。

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成立后,在3个自然村的葡萄田里修了路,车子往葡萄田中间过,500多亩葡萄地,一年可节约运费50多万元。

“农旅文”融合发展、村庄形象有了新提升、增收致富有了新路子……走在海稍新庄村内,随处可见穿着红军服装的村民、显眼醒目的红色标语和房前屋后飘扬的红旗。

从前的贫困户户均增收两万元以上,农户每年至少有10%的分红,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一幅山清、水秀、人和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海稍徐徐展开。

标签: 种养结合 文旅唱戏 宾川县七甸镇海稍村委会 红军长征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