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链 >

峨山县岔河乡文山小组:弘扬民族文化 加深文化认同

时间:2022-05-13 13:35:24       来源:玉溪日报

走进峨山县岔河乡文山村委会文山小组,村口的小湖边杨柳依依、湖水清清,漂亮的红色栈道、怡人的风景吸引了村民前来赏玩。彝家儿女跳起大彝乐,嘹亮的歌声、欢快的舞步迎接远方的客人。

文山小组现有农户82户,共236人,百分之九十的村民为彝族,另外还有汉族、哈尼族等杂居。曾经的贫困山村,如今修好了水泥路,发展起了大棚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项目,日子越过越红火。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文山小组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列入党支部主要议事日程,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统筹安排,指定专人负责创建工作。加强党员、村组干部对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充分利用乡、村、组三级干部会议和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同时,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力度,注重从少数民族群众中发展党员。“党员就是要当好先锋模范,带着村民们把日子越过越好。”文山村党总支书记熊文兰以身作则,村里的大小事务无不亲力亲为,在她的带领下,文山小组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发展种养产业,党员带头传承民族文化,党员带头提升村组治理能力,为文山小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打下了坚实基础。

弘扬民族文化加深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传承下去。”花鼓舞传承人史建英说,自己七八岁时就跟着家里的老人跳花鼓舞,一跳就是几十年。如今,她已经是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舞)传承人。农忙之余,她总会组织村民们一起跳大彝乐、花鼓舞,探讨彝绣。趁学生放假的时候,传授花鼓舞、彝绣技艺,让年轻一代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

文山小组还特别注重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村里的“文山老村护粮抗匪旧址”被列为县级不可移动文物点,老一辈的先进事迹激励着现在的人们勇于开拓进取,为美好生活奋斗。彝族机智人物故事也在村里广为流传,内容丰富且充满趣味,给人以启迪和无穷回味。

“下一步打算在村里建传习馆,房子已经选好了,建好后就能把我们的特色民族文化更好地展示出来。”熊文兰说,以后要把民族文化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大力发展产业加速乡村振兴

“以前的泥巴路,一到下雨天人出行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车了。”回忆起几年前村里的情况,文山小组组长方有寿十分感慨,基础设施不完善成为村庄发展的“绊脚石”。这几年文山小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完成了道路硬化,建成了供水站,家家户户喝上了净化自来水。

人居环境改善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但要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大力发展产业才是硬道理。文山小组依托天然的生态环境优势,实施“文山村海味甸水库休闲旅游项目”,再结合当地特色民族文化、农产品开发一起发展乡村旅游。

“我今年种了7亩人参果,如果成功就在村里推广。”熊文兰介绍,文山小组党员、村组干部带头发展种养产业的案例很多,比如钢架大棚种番茄,起初只有2户人家少量种植,发展到现在已有60亩左右的规模。村里现有3户养猪大户,山羊、黄牛也有不少村民养殖。另外,还有金银花、软籽石榴等引进种植。

“吃得好、穿得好、环境好,老人越来越长寿,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方有寿开心地说。

标签: 峨山县岔河乡文山小组 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 文山村海味甸水库休闲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