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凌云6月7日讯(通讯员 牙宏威)“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广西百色凌云县沙里瑶族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牢牢抓住产业富民这个“牛鼻子”,坚持以党员创业带富为引擎,积极培育致富领头人,强力做好强村富民文章。全乡呈现出“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带动一片”的生动局面。
远处青山连绵如黛,近处桑树青翠欲滴。仲夏时节,行走在该乡弄塘村,茂密的桑叶随风起舞,白胖慵懒的蚕虫哗哗进食,蚕农们挥动灵巧的双手精心挑选蚕茧。眼角眉梢遮掩不住丰收的喜悦。
“密植桑,简单蚕,二十七八天见真钱。”该村养蚕大户刘金飞打开了话匣子。“在村干的号召下,我流传了村里80亩撂荒的土地用来种桑,今年养蚕纯收入20万没问题。”刘金飞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一家富不算富,共同富才算富。”弄塘村村支书吴秀前把“头雁引领”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瞄准桑蚕“短平快”这一商机,极力动员群众种桑养蚕,并采取“致富能人+合作社+基地”模式,一共流转了1200亩撂荒土地用来种桑,成功打造了“撂荒土地又生金”的样板。同时创新实施了党员示范户“结一联五”(结对一户养蚕大户和帮联5户脱贫户)制度。如今,弄塘村桑农已经发展到125户。今年,全村养蚕纯收入有望突破700万元。养蚕业累计解决村内务工人数预计1000余人次。
6月7日,晨曦透过薄雾照耀在沙里大坝千亩烟地里,也照耀在烟农幸福的脸上。烟农杨大哥一大早就到烟田里抢收烟叶。“烟叶好比黄金叶,趁着晴好天气,抓紧采摘拿去烘烤。”杨大哥乐呵呵地说。
沙里大坝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是凌云县主要烤烟生产基地,烤烟种植生产是当地特色产业之一。但近年来,由于冰雹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群众种烟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与其磨嘴皮子去动员,不如是实打实去干。”沙里村村支书杨志思在年初群众还在犹豫不定时,就率先流转沙里大坝150亩土地用来种烟。同时,及时对接县烟草局尽早育苗。“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杨志思“敢吃螃蟹”举动引来群众纷纷加入种烟“大军”。
解决群众种烟后顾之忧是关键。杨志思在精心管护自家烟地的同时,及时为烟农协调租金补助、技术指导、保险理赔、引进设备等事宜。给烟农吃下了“定心丸”。当前,沙里大坝1200余亩烤烟迎来采收期,也迎来大丰收。此外,杨志思结合沙里大坝得天独厚的优势,号召和组织群众采取烟稻轮作模式,为凌云提高土地附加值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小常青木,长在贫瘠土。冬春雾雨润,油茶花木香。”几句顺口溜,道出了该乡那付村群众依靠发展油茶种植发家致富的喜悦心情。
那伏村油茶面积高达3万多亩,种植油茶历史悠久,但是村民仅限于自给自足,油茶产量和收益都不高。为改变散种自给的局面,形成规模化产业链。那伏村党支部从2017年开始就发动群众参与油茶低产改造项目。其间,该党支部和长江天城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公司免费提供油茶肥料和管护技术,并以保底价收购油茶果。同时,党支部负责统一管护和收购。如今,该村已经把散种的油茶林打造成油茶种植示范基地,并建成了油茶收购集散中心。
“保价回收、解决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一举三得。”那伏村支书黄忠壮扳着手指开心的勾勒油茶产业带来的“红利”。
群雁高飞头雁领。如今,沙里瑶族乡一批像吴秀前、杨志思、黄忠壮这样能带富、会服务、善治理党员,在乡村大舞台上肯干、能干、巧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形成“头雁领飞、雁阵齐飞”效应,有效促进了全乡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