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链 >

通海县芭蕉村:从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蜕变

时间:2022-06-09 14:59:33       来源:玉溪日报

干净整洁的入村道路、清雅隽秀的凉亭、宽敞开阔的民族文化广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特色民居……通海县里山乡芭蕉村,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偏僻山村,而今已实现从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蜕变,并先后成为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芭蕉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山区村,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405户1560人,由于山高坡陡箐沟深、水资源匮乏等因素,导致村民生存环境差,多年来村庄一直贫穷落后。2016年,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全村4个村民小组先后实现了异地扶贫搬迁,2个村民小组进行了整村提升改造,芭蕉村的逆袭之路从此拉开序幕。

要想发展,就要摆脱落后的观念和单一的产业结构。芭蕉村充分发挥年轻党员和返乡创业人员的聪明才智,带动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围绕“巩固烤烟生产、提升蔬菜品质、做美村庄建设、增强发展后劲”的工作思路,在巩固烤烟产业上,烤烟面积连续稳定保持在2000亩以上,并且连续多年成为全县烤烟千亩连片示范点,年收入达950万元以上,群众收入稳步提升。在优化提升蔬菜产业上,芭蕉村成功申报认证绿色食品基地,优化种植荷兰豆、球型甘蓝、白菜、四季豆等绿色蔬菜品种。同时,顺应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党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与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和云南阳光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打造绿色食品牌,走出了土地流转和公司带农户发展的第一步。因地制宜发展桃子、香橼、石泉梨等经济林果,既绿了荒坡、美了生态,又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在芭蕉村,不少村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生活,芭蕉村5组村民杨美兰就是其中之一。“我家烤烟栽了10亩,一年收入可达4至5万元,还种了蔬菜、水果,合起来有7至8万元,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杨美兰说。

产业逐渐兴旺,乡村宜居的步伐也紧跟而上。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芭蕉村围绕建设产业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洁型“五型”村庄,突出民族文化与现代气息相融合,拆除老旧危房、老式烤房、畜圈等,在进村道路两边栽种了芭蕉树、清香木、香樟树、蓝花楹,使路域环境和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提升。

此外,芭蕉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党员干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包片、包巷道、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大清理和大扫除的方式,促使大家养成良好的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并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建立起完善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芭蕉村的蜕变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而今,芭蕉村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标签: 通海县芭蕉村 石泉梨经济林果 绿色食品牌 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 云南阳光食品 烤烟千亩连片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