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弥勒市的西二镇驾车出发,沿着山路往南,会遇到农田、果树与溪流;遇到微风轻盈,它穿过耸立的树,然后轻抚万物。
山路弯曲,盘旋起伏,就在人们以为山路无穷尽时,却突然发现,自己已身在村庄,这就是西二镇西龙村下辖的下树密沼村。
村口那些纳凉的老人,脸上的皱纹刻画出岁月的痕迹。几个孩子瞪大着眼睛,安静地靠在母亲腿上。无数的知了拼命叫着,那声音,充斥着耳朵,可过会儿,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
西龙村,是云南中烟红云红河集团红河卷烟厂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对口帮扶村。几年下来,变化最大的,就数这下树密沼村了。
从西二镇曾经卫生条件最差的村民小组,到如今大力建设的美丽乡村,下树密沼村的改变,自脱贫攻坚开始,自红云红河人来到这里开始。
清风徐徐
下树密沼村有农户100多户、村民400多人,在西龙村委会中,是第二大的村民小组。村庄依山而建,高差很大。村民小组组长张自洪称,村里的土路还没硬化时,雨季一来,土路就成了泥浆路。泥水夹杂着污水,从高处流下,汇集在村里地势最低的路上,人走上去,半截小腿便陷入其中。
这条路,又恰恰是村里的主路。
那时,在每年持续4个月的雨季里,下树密沼村的村民只能在这条路上行走,并忍受着直冲脑壳的污水味道。就算有人想来下树密沼村走亲戚,都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2019年,情况得以改善。2018年开始,红云红河集团为西二镇西龙村划拨帮扶资金400万元,用于20个项目的建设。项目之一,就是投入近60万元,硬化7个村民小组的村内道路,共15000平方米,下树密沼村就在其中。
新路由水泥筑就,平整、结实。2022年6月中旬,下树密沼村再遇大雨,村前小河的河水再次暴涨,但村民的生活已不再受其影响了。
从主路走到村庄的高点,要经过一条由青石铺成的小路。小路陡峭,脚下的青石凹凸不平,总要小心脚下打滑。可以想象,当初还是土路时,这路有多难走了。
路修好了,人们对村里卫生环境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了。偶尔,路上也会看到一些泥巴,张自洪有些不好意思,解释说,这是水牛从田里回村留下的痕迹。
西龙村委会书记、主任尹国松说,接下来,下树密沼村还会建养殖小区,村里的大牲口将集中养殖,不走村里的路。这样一来,村里的环境会更好些。
半山腰上,接近村子正中心的位置,被几棵百余年树龄的大树环绕着,还有块铺着青石的平地。这里视野开阔,清风徐徐,适合小聚,也适合讲古。
张自洪表示,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年份,当地搬来了一户张姓人家,可能是喜欢这里的山水,便住了下来。慢慢地,越来越多人搬过来,就有了下树密沼村。这些古树中,还有一对“夫妻树”。村民笑称,也许是因为“夫妻树”,村里100多户,没有不孕不育的。另有一棵树,传说每隔120年会开一次红花。有人问过一名村里90多岁的老人,老人称,这红花他在8岁那年见过一次。还有,村前的小河,有两盘古磨……
传闻真真假假,很多已经无从考证。借由这些传闻,下树密沼村诉说着自己的古与灵。家乡的历史与灵气,那些山水、故事、传闻以及其他,塑造着当地人的自我认知。传统与现代颇有条理地调和在一起,孕育着下树密沼村的乡村文化。
村里的水牛多,村民笑称,在这个村,大家都要干活,包括牛,他们崇尚劳动。村民闲暇时会打牌,但不赌钱。
果肉饱满
6月16日,下树密沼村有位老人离世。下午时分,丧事已经办妥,来帮忙的村民们聚集在村民活动的场所——一个钢结构、金属顶的大棚里打牌。
对于输家的惩罚很简单,谁输了,嘴里咬上一颗瓜子,再输、再咬,直到赢为止。村民们管这种玩法叫“爆炸”。想要消磨时间的,无论男女,都可以参与。在防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历二月二,村里还会组织“爆炸”比赛,对于第一名会象征性地给些奖品。
打牌的人群中,有一名中年女性,看到陌生人走近,她会把咬着的瓜子藏到嘴里,然后仰着脸小声念叨着“害羞、害羞”,引得众人哄笑。
在西龙村,类似的活动场所共有10个,也由红河卷烟厂帮扶。村子里每逢红白喜事,或者要宣讲政策,都选在此。
走到大棚一角,已是村子边缘。站在这里,能看到满眼的绿色。远处是山,村民称之为“对门山”。其次是林,因为已不允许进山捕猎,无数飞鸟定居于此,被称做“百鸟林”。近处是河,为南盘江的支流,河的两岸是葡萄园和玉米田。
在“百鸟林”的边缘,依稀可见一条管道,大概是从河边开始,往山顶延伸上去,然后消失在林子里。实际上,管道从“百鸟林”翻过了“对门山”,直达山的另一侧,这是红河卷烟厂为下树密沼村建设的灌溉系统。
在下树密沼村,由于当地的种植产业较为发达,外出务工的村民很少,村民们种桃子、葡萄、火龙果、柑橘。当然,这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此前村民们多种玉米,拿来喂牲口。
产业发展需要有人带动,西二镇人大主席钟磊称,当地发展产业,村干部要带头。在西二镇政府的号召下,张自洪是下树密沼村最早种水果的一个。从2016年开始,他种了30亩的早香蜜桃,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树下还可以套种香瓜。村民见张自洪种水果赚钱,也陆续加入进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目前,下树密沼村已种植300多亩蜜桃、200多亩葡萄。6月,正是葡萄上市的季节,这种名为“枣黑蜜”的葡萄,果肉饱满无籽,味道爽口。在当地,种植面积较大的要数柑橘,有1600多亩。
对于西龙村而言,发展种植产业的关键是解决灌溉问题。除了政府在路网、水网方面的投资建设,红河卷烟厂在西龙村的供水管网帮扶项目,可以灌溉近4000亩的土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红河卷烟厂对西龙村帮扶项目的选择,要经过多次调研、筛选,原则是要给村民以实惠。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发展产业,需要因地制宜。
钟磊介绍,在产业方面,西二镇的目标是打造南盘江流域独具魅力的“特色水果小镇”。其中,柑橘种植是重中之重。目前,西二镇的柑橘种植面积有7万多亩,“十四五”期间将达到10万亩,并且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在柑橘产业链上,西龙村已经采用合作社的模式开始建厂。工厂具备柑橘筛选、包装等功能,并配以冷库、物流、商家采购等相关设施。
也就是说,下树密沼村柑橘种植产业的发展,有整个西二镇的产业发展、建设做靠山。
阳光通透
钟磊介绍,乡村振兴期间,下树密沼村还计划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规划出一片土地,开发包括农家乐、民宿等在内的旅游产品。当然,在这方面,他们也将寻求相关企业的支持。
“从整个西二镇卫生脏乱差最严重的村民小组,到以美丽乡村为目标开展建设,几年以来,下树密沼村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钟磊说。
对于整个西龙村而言,自脱贫攻坚以来,除了成功帮助52户贫困户163人全部脱贫出列外,红云红河集团还投入了770多万元(在弥勒市投入帮扶资金共1720万元),用于近30个项目的建设。建设项目多为基础设施,而这些基础设施,为西龙村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影响长远。
“可以说,红河卷烟厂的帮扶,让西龙村的发展提前了10年。”尹国松说。
如今,红烟人已经与西龙村民一道,走在了乡村振兴的路上。红烟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经常深入乡村进行调研,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改变当地的面貌。
2021年,根据相关要求,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撤销了“挂包帮、转走访”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立红云红河集团昆明卷烟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帮扶点金源乡的实际情况,为当地村民解难事、办实事。
金源乡的小村是昆明卷烟厂的帮扶点。小村山高路远,远得清幽,远得泰然。村里很多房子的外墙被刷成棕色,接近赭石的颜色。墙上偶尔可以看到壁画,画的是被崇山和树木围绕着的村庄,主题为“美丽金源、宜居乡村”。
画虽美,但画不出这里宜人的空气、通透的阳光与乐观的人们。
今年62岁的李云仙总是一脸笑容,不是那种在饭桌上、镜头前的笑,而是很容易感染人的笑。
在昆明卷烟厂的帮扶下,经过危房改造,李云仙盖起了一栋两层半的小楼,还养了羊,于2016年底脱贫出列。如今,女儿在昆明打工,孙子读高一,全家的年纯收入可以达到1.7万元。
乡村振兴,在李云仙身上,可能表现为对生活的热爱。不忙的时候,她会放羊,上午11点左右出门,下午4点左右回家。根据当地的市价,一只羊羔能卖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即便是卖过几只羊羔,李云仙的小羊群也从最开始的5只慢慢增长到现在的8只。
她喜欢看山羊啃食青草,喜欢看山间的花;她喜欢看植物生根发芽,更喜欢看羊一天天长大。
李云仙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个小花园,种了玫瑰、百合、石斛、川芎、扁担花、韭菜和草莓……花草之间,还摆有怪石,那是她从山上捡来的,因为好看。
在她手上,无论是花、药甚至是树的生长,都显得迫不及待。她把多肉掰一片随便摆在花盆里,就生根了;柏树的果实、吃橘子吐出的籽,埋在土里,不知不觉便长成了小树。
在小花园里,李云仙犹如乐团的指挥,指挥着那些姹紫嫣红,后者无一不从。
向往未来
小村村委会书记、主任高兴发介绍,小村村委会下辖1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87户2496人。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臭参、玉米等,养殖业以肉牛、生猪、山羊等为主。
昆明卷烟厂自2016年起对寻甸县金源乡小村的大村子、小村子、大麦地、马槽坑4个村实施对口帮扶,先后投入1441万元,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引进、党建共建、教育帮扶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工程等。2017年底,结对帮扶的1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并于2018年7月通过第三方评估验收。
脱贫攻坚以来,在昆明卷烟厂的帮扶下,当地村容村貌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培育了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了村级组织自我发展的“造血”功能。
2021年,经昆明卷烟厂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与金源乡昆烟帮扶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多次沟通,小村的“臭参加工厂配套提升工程”于2021年3月开始施工建设。计划通过臭参加工厂、牛犊繁殖基地的拉动,让小村形成特色产业链,补强产业发展短板。
在小村,很多村民选择了养殖业。58岁的崔兴稳和妻子养了2头牛、6只羊和9头猪,还种了一些玉米和红薯。牛羊主要用于繁殖。对于猪,崔兴稳的计划是,年底自家杀一头吃,剩下的则卖掉。
在昆明卷烟厂的帮扶下,崔兴稳家也盖起了一栋三层的楼房。建盖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楼梯建在了房子外面。
这点小瑕疵,挡不住崔兴稳对于生活的极大满足,这种满足感来自变化和对比。过去,小村的路难走,喝水也要到很远的地方挑。如今,房子盖起来了,儿子在昆明工作,女儿也大学毕业了,家里猪羊成圈,牛也怀了犊……
“以前从没想过,我的生活会过成现在这个样子。”崔兴稳说。
除了对各家各户的产业帮扶,昆明卷烟厂还帮助小村建设了光伏发电站项目,以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其中,有一个光伏发电站,建在了村民活动场所上、党员活动室旁边。太阳能板遮阳防雨,还方便了村民办红白喜事和各类活动。
高兴发说,未来,小村还计划在各家各户屋顶都装上太阳能板,既增加村民收入,也省去了屋顶防雨维护等成本。除此之外,小村还计划对村庄的排污系统进行提升改造。
种种计划,其实都围绕着“振兴”这一目标。
乡村振兴是可见的目标。相关文件指出,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可见,但长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越来越多的人,甚至下一代人参与。
在小村小学,昆明卷烟厂投资建设了一个图书室,里面的图书包罗万象,有历史、地理、艺术类……小村小学的孩子们大多没有出过省,但他们向往未来和远方。他们读贝多芬的故事、阿姆斯特朗的故事,他们的目标是做律师、医生甚至航天员,他们有宝石般的眼睛和阳光般的笑容。
这也是红云红河集团所乐见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除了帮扶,红云红河集团更希望通过努力,形成长效机制,激励和引导人们靠知识改变命运,靠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生活。
2016年
●红云红河集团向寻甸县金源乡小村投入462万元,主要用于村内道路硬化、危房改造等;
●云南中烟向弥勒市虹溪镇啥咩村、西二镇西龙村投入500万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帮扶等。
2017年
●红云红河集团向寻甸县金源乡小村投入40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用道路新建、村组活动场所建设等;
●红云红河集团向弥勒市虹溪镇啥咩村、西二镇西龙村投入450万元,主要用于活动公房建设、道路硬化等。
2018年
●红云红河集团向寻甸县金源乡小村投入300万元,主要用于臭参加工厂、活动场地建设等;
●红云红河集团向弥勒市虹溪镇啥咩村、西二镇西龙村投入400万元,主要用于村内道路硬化、供水管道安装等。
2019年
●红云红河集团向寻甸县金源乡小村投入150万元,主要用于书屋新建、亮化工程、道路硬化等;
●红云红河集团向弥勒市虹溪镇啥咩村、西二镇西龙村投入250万元,主要用于村寨活动场所建设、自来水管网安装等。
2020年
●红云红河集团向寻甸县金源乡小村投入64万元,主要用于臭参加工厂配套提升工程等;
●红云红河集团向弥勒市虹溪镇啥咩村、西二镇西龙村投入120万元,主要用于水果产业灌溉管网工程、鱼塘加固防渗工程建设等。
2021年
●红云红河集团向寻甸县金源乡小村投入50万元,主要用于100kW光伏发电站项目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