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是世界漆工艺的发祥地。早在八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在漆树树干上划一道,流出的天然汁液涂于器物表面,器物就镀上了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逾千年寒暑而不失其光彩。
从跨湖桥、河姆渡时期的萌芽探索,到战国、秦汉的漆彩繁荣,至宋元明清的百花齐放,数千年来,从日用之器到高奢之礼,漆器一直承载着丰富而鲜活的华夏文明,与陶瓷、丝绸并称“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三大瑰宝”。
(资料图片)
本期我们将走进桂林,探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桂林漆器制作技艺,领略时光沉淀下来的绮丽华彩。
桂林漆器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七批
地域:广西 桂林
桂林漆器又称天然胎漆器,是岭南传统漆器工艺的典型代表。其以动植物材料的天然外壳为胎体,经选材、制胎、髤(xiū)漆、入荫、打磨、揩(kāi)清等工序制作而成。成器具有小巧精雅、妙趣横生、千器不同面的特点。2018年,桂林漆器制作技艺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明代《髹饰录》序言曰:“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用漆涂于表面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统称漆器。
髹涂大漆制成的餐具。杨思悦 摄
下一页 |
第 [1][2][3][4][5][6][7] 页 |
(支持“←、→”键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