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链 >

【乡村振兴】罗平县:以“五大振兴”为抓手提升实践成效

时间:2022-08-01 08:38:50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罗平县作为珠江上游滇黔桂边界县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成为云南首批、曲靖首家脱贫摘帽县,“爱心超市”等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上,罗平县按照省、市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的安排部署,围绕“一坝一库两峰两河多点”的建设思路,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基层实践提供了成功经验。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振兴基层实践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以“五大振兴”为抓手,不断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乡村振兴基层实践成效。

一、乡村振兴基层实践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

1.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亟待加强。与脱贫攻坚相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承载任务重、实施难度大。而乡村人才流失严重,有知识懂技术、有思路能经营、有抱负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特别是年轻人不断从村里走出去,人才回引、回流支持政策偏少,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县、乡两级乡村振兴管理机构亟待定岗、定编、定员,增加人员力量、确保人员稳定,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

2.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农民缺乏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技术和能力,新型的农村经营主体需要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实力。农村产业发展缺少实用技能型人才,农业现代化发展缺少能力强、有热情的引领人。部分村级党组织缺乏先进性和引领性,不能形成党群同心、协力攻坚的工作局面,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回应不多。

3.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困难。农村现代化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但农村条件差、发展滞后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现代化建设中最明显的短板、最薄弱的环节依然是农村;由于城乡差异明显,农村人、财、物进城渠道畅通,但城市人、财、物下乡的体制机制不顺畅,城乡多元分化的趋势还在延续;传承优秀乡村文化、延续传统文化根脉、健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任务艰巨。迫切需要重塑城乡关系,有效发掘、延续和拓展乡村的多元功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4.农业产业结构转型难度大。罗平县是曲靖的农业大县,虽然部分有条件的乡(镇)和村庄规模性种植业、乡村旅游业有较好的发展,但从全县整体来看,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及建设力度不大,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农特产品知名品牌数量少,销售渠道仍然是以线下销售为主。农业产业链不长,第三产业发展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

5.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总量减少。一方面,因上级财政衔接资金分配测算方式调整,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总量比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量有所减少、用于产业的比例提高,另一方面,县级财力有限,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用于乡村振兴示范点和乡村建设的资金空间被压缩,行政运行经费和项目管理经费不能有效保障,资金调度极为困难。

二、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基层实践的对策及建议

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巩固。在脱贫摘帽之后5年过渡期内,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进一步健全“一平台三机制”,筑牢“两不愁三保障”保障网,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2)拓展。在过渡期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拓展帮扶对象的范围,谋求有效解决相对贫困、精神贫困和致贫风险较大的边缘贫困户帮扶问题的路径、方法。(3)提升。调整优化脱贫攻坚中的部分帮扶政策,使其由突击性、局部性、特惠性向长期性、普惠性转变,扩大政策覆盖面,注重其可持续性,逐步形成乡村振兴的政策框架体系。提升产业扶贫质量,增强扶贫产业适应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衔接。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增长机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和常态化救助制度,健全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障体系,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战略性、历史性任务协同推进、有效衔接。

2.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1)价值取向。破除“城市优先”的惯性思维,建立城乡“等值化”价值取向,科学审视乡村的多元价值和独有功能,把乡村和城市作为平等的发展主体,构建城乡融合、协同发展的价值共同体。(2)制度体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户籍制度进一步改革,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逐步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化配置。(3)空间形态。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经济、社会、生态相互统一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拓宽农民就地转移就业渠道,提高农民多元化收入水平。加快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离土不离乡”的就近城镇化。(4)内生动力。坚持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充分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3.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1)制定适宜的优惠政策,健全“引才、用才、留才”机制体制,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不断培育、壮大有知识、懂技术、能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2)选优配强“村三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完善考核评价和待遇保障机制,赋予他们施展才能的空间和平台,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主动性。(3)有效落实县、乡两级乡村振兴“三定”方案,明确机构、编制、人员和职责职能,加强工作衔接,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4)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将乡村振兴业务纳入干部培训重要内容,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开展“精准化”业务培训,通过实地调研、观摩学习和异地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扩宽视野、增长见识,提升干部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4.推动乡村价值复兴和功能发挥。(1)严守耕地、生态两条红线。我国是人口大国,国土面积的97%以上是乡村,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粮食安全的主体是乡村。只有严守耕地红线,通过推行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式,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好乡村的功能,保障粮食供给和优质农产品的供应,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和乡村自己提供生态屏障。(2)建设文明乡村。加大对传统村落、特色民居、民族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倡导文明、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建设和谐、文明的美丽乡村。(3)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乡村现代文化体系,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自信心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特别是让年轻人热爱农村、热心农业、有志于在农村扎根创业。

5.因地制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功能,发展壮大有特色优势、有发展潜力的农业新兴产业。开展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商旅结合的立体乡村旅游建设,培育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6.夯实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保障。(1)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健全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使财政投入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并有效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振兴。

健全农村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调整土地出让资金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比例。(2)细化乡村振兴政策法规。在县级层面乡村振兴基层实践过程中,地方性差异很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如何实施、如何投入、如何考核,需要有更加细致的配套政策、措施和考核评价标准,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乡村振兴各项政策措施、目标任务更加具体化、项目化、措施化。(3)优化乡村人才工作体制。破除城市人才下乡障碍,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把外来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育有机结合。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农技人员到企业和乡村兼职、挂职和创业,保障其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评职晋级等方面的权益,允许他们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得相应报酬,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向农村一线流动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体系,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4)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任务,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突出政治功能,增强服务能力,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力量挺在乡村振兴最前沿。

标签: 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保障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