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链 >

世界速递!爱上非遗:环守龙珠寄祥愿 草药制芯填盈囊

时间:2022-08-27 09:34:25       来源:广西云非遗传播团队

编者按

艾叶香,做香囊。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便有佩戴香囊的传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明确记载了香囊一词。香囊从礼制到配饰再到商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发展。在广西百色右江地区,麽乜香囊是当地人民常在端午时佩戴的安神镇惊、招百福的香囊,从形体、图案、色彩、装饰等方面表现出壮族对神力、生命的美好信仰。


【资料图】

本期,我们走进百色右江上游,探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感受小小香囊中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

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四批

地域:百色·右江区

麽乜是百色市右江上游地区特有的壮族民间吉祥饰物,由艾草、檀香、菖蒲等天然中草药及棉花填充成内芯,再用各式特色花纹和吉祥图案的布料和丝线缝制,做成形似人形张开四肢环抱圆球状的香囊。通常在每年五月初五端午时节,当地人会佩戴或赠送麽乜,以此寄托吉祥平安的祝福。2012年,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麽乜”(读音mō miē,壮语译音),是当地人民常在端午时佩戴的安神镇惊、招百福的香囊,起源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右江上游一带的桂西壮族地区,是右江地区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吉祥饰物。

右江江畔的麽乜香囊。陶洁 摄

“麽乜”一词,在壮语里有神和母亲的意思,据了解,其名字和造型来源自于一个壮族古老传说龙与太阳的故事。

相传龙珠是太阳的火种,太阳靠龙珠的火才能光照大地,龙是负责照看龙珠的守护神。有天龙珠突然失落到右江支系澄碧河畔,龙在壮族青年伯皇的帮助下,历尽艰辛万苦,终于在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找回龙珠使太阳重现光芒。后来每到端午时节,人们在右江、鹅江、澄碧河交汇处的三江口建起祭龙台,并用布制成一个人张开四肢环抱龙珠造型的配饰物,象征着勇士守护龙珠,并称之为“麽乜”,来供奉和纪念英雄伯皇,相互馈赠,寓意着守护太阳、拥抱希望,也用于祈求世代平安吉祥,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如今的麽乜香囊,有丰富多样的造型款式。陶洁 摄

因神话传说衍生而成的麽乜,承载着右江壮族人民的精神向往,也在世代的传承之中不断发扬与演变,逐渐发展成为兼具民族文化价值与实用保健功能的特色工艺品。

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桂珍。陶洁 摄

在百色中华街的老街上,坐落着经营十余载的“五妹”麽乜手工作坊,店里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各式麽乜工艺品,以及工作台上摆满了制作麽乜的材料:颜色花纹各异的布料、一大箩筐的草药、针线、中国结等等。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桂珍正坐在店门口,一针一线专注地缝制一个个麽乜。

制作麽乜的材料工具。陶洁 摄

麽乜的制作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布料裁剪、身躯与龙珠制作、组装缝合、装配配饰等步骤。

黄桂珍介绍道:“裁、缝、翻、挑、塞,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它需要你有足够的定力和技巧,将各处细节反复调整到位,才能达到麽乜各部位最匹配最和谐的状态。”

裁剪前先画出布料的大小,而后根据裁出两块圆布与一块方布。李彬华 摄制

裁好的三块布料,处理好边缘后备用。陶洁 摄

裁剪出麽乜主体所需的布料,通常制作一个麽乜需要裁出两块大小一致的圆形与一块方形布料,分别作为麽乜的头部、龙珠以及四肢三大部分。

缝制布料锁边。陶洁 摄

裁出三块布料后便开始进行缝制。“缝制要先缝边,方形的布对后从两个中点入针开始缝合,而后翻转过来,麽乜的四肢就初步成型了。”黄桂珍边缝制边说道。

把布翻转过来后需要将四肢的四个角用粗针挑出来,让爪子的形状更尖更细节,这样也能让后续填充材料更饱满。李彬华 陶洁 摄制

圆形布料缝线一圈后,拉紧成球形。陶洁 摄

圆形布料的缝制类似,需要绕着事先勾勒的线缝上一圈,而后拉线收紧,原本扁平的圆布便变成了球形。

填充麽乜用的艾草与檀香。陶洁 摄

初步缝制和翻挑成型后,便到了麽乜制作的一大重要步骤,也是决定麽乜形态的关键,便是往麽乜内里填充中草药材料。

黄桂珍正在处理艾草,把艾草的梗挑出,只留下柔软的艾草叶。李彬华 陶洁 摄制

麽乜主要以艾草、檀香、菖蒲等中草药填充内部,使其具有驱蚊虫,怯邪去病的作用。麽乜制作对于中草药的要求也十分讲究,以艾草为例,需选择放置两到三年后的艾草,使其干燥充分,才能保证麽乜做好后不会发霉或被虫蛀。

依次填入棉花、艾草、檀香等材料。陶洁 摄

填充中草药前,要先铺满一层棉花,以免艾草的梗扎出来,也能先固定麽乜的基础形状,随后分别加入艾草和檀香等中草药。

填塞材料,缝合。李彬华 摄制

“塞草药的时候一定要舍得用料,也要即使调整填充的位置,最后要塞到捏起来硬但又有弹性的程度,这样才算是合格的麽乜。”黄桂珍说。

缝合前,要先对齐头部与四肢的图案。陶洁 摄

麽乜的头部、龙珠以及四肢都做好后,便需要将其组装缝合。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麽乜各部分在缝合前需对齐调整,让图案花纹能够很好地衔接对上,使得整体看上去更一体化。

给麽乜香囊加入挂坠。李彬华 摄制

缝合好后,通常还会给麽乜加上中国结或流苏等配饰。至此,一个麽乜香囊制作完成。

壮锦花纹制作的麽乜摆件。陶洁 摄

早期的麽乜作为壮族人民在端午节佩戴的香囊,以实用价值为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转变,麽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融合了壮族元素的各类麽乜工艺品。陶洁 摄

在“人抱龙珠”的造型基础上衍生出了更多形态,如采用织锦、蜡染等布料,在背部及珠球部绣以“福、寿、禄”等吉祥的字符或各种花卉动物图案,甚至是人偶造型上增加了民族头饰、卡通外形等形象设计。

麽乜耳环。陶洁 摄

同时,使用场景也得到了拓展,不再是单纯仅能用于佩戴的香囊,如今更创新出了麽乜耳环、发簪、箱包挂件等等,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受到了更广泛的欢迎。

目前,社会各界正有计划地利用各类节庆活动,到大学、中学、小学、社区开展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培训与展示,让麽乜的技艺及其民族文化根植到更多人心中,焕发出更多新的生机。

特别鸣谢

百色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

非遗焕新 邀您助力

《爱上非遗》系列是广西日报-广西云倾力推出的“广西非遗传承计划”重要组成部分。自2021年6月起,广西云非遗传播团队奔赴广西各地,遍访传承人,深入挖掘广西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用情用心采写、拍摄,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看广西等系列活动,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融合传播,让广西活态的乡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坚定文化自信、探寻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连接点的行动中,奉献媒体力量。

为了让更多的非遗被看见、被保护、被喜爱、被传承,广西云非遗传播团队现面向全社会招募非遗焕新助力战略合作伙伴,诚邀您同我们携手前行,在非遗内容推广、活动运营、电商推广、产业开发等方面紧密合作,为广西非遗保护和传承注入全新活力!

合作联系方式

电话:18077105028

微信:zgyx18077105028

期待与你同行,共赴传承之约

标签: 自治区级 五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