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道路,给庭院花草浇水,整理内务,拍照发到村里“每日一晒”微信群,再去草果地干活,这是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独龙族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状态。“环境要保护好,村寨要建设好,生产要搞好,日子要美好。”巴坡村村民王世荣总结了独龙族群众当下生产生活的“四个好”。
“学织布,不但要能吃苦,还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特别是色彩方面,按照背包、围巾、马褂等式样搭配色彩。”傍晚,迪政当村文面女李文仕一边织布,一边向村里的独龙族妇女传授心得。李文仕虽已过古稀之年,每天依旧劳作。晴天下地干活,雨天带着独龙族年轻妇女学习纺织。“我相信,独龙江旅游业以后会越来越好,我们的传统纺织品会让妇女们多一份收入。”李文仕说。
“这十年,是独龙江乡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独龙族群众幸福感、收获感最强的十年。”贡山县委常委、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文宝说,以前,独龙族群众在陡峭山地上种包谷为生,连温饱都成问题,现在,富民产业遍布每一个村寨,仅草果产业一年就收入2044万元。738亩重楼、234.5亩灵芝、11250箱养殖独龙蜂、7.2万羽独龙鸡和1153头独龙牛……生态富民产业让独龙族群众经济来源越来越宽。
“龙元花椒鸡又香又麻,吃了还想吃。”独龙江乡宣传委员刘会东的“一村一品”宣传视频,吸引无数网友点赞留言。过去,独龙江群众生产方式极其单一。今天,生产方式逐渐多样化。龙元花椒鸡、高黎贡山猪,迪政当村独龙鸡、羊肚菌,孔当村特色农产品庄园,巴坡村草果、独龙牛……“一村一业”正在成为现实。
过去,独龙族看见陌生人会害羞,不敢说话。今天,独龙族群众争着学普通话,学新的劳动技能,外出务工增本领。买车跑运输,赶集做生意,开农家乐、客栈,种蔬菜、羊肚菌,当微商,做直播,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
独龙族小伙白忠平把独龙江景色、文面女织独龙毯、上山采药找野菜、徒步登山等视频发到抖音平台,收获了许多粉丝。成了独龙江峡谷“网红”后,他在线上积极推销独龙江原生态农特产品。孔当村王美小组村民肯秀泉经过培训后到大城市务工,拓宽视野、丰富学识。2018年,肯秀泉回乡开办独龙族特色农家乐,把自己学到的技能转化为致富能力,以独龙族特色菜为餐饮主打品牌,表演独龙族传统歌舞,深受游客喜爱。
十年不长,于独龙族人却是改天换地。
今天的独龙江,迈上跨越发展新征程。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3%;独龙族群众生活日渐红火,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115公里边境线平安和谐,1142户群众和党政军警同心协力固守边关;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100%,建成独龙族博物馆、乡文化站,有6支农民文艺演出队,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乡村旅游业方兴未艾,成功创建怒江州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35千伏联网工程投产运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庭院”“最美乡村”遍地开花。生活富裕、生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龙江美丽峡谷生机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