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链 >

生产企业“以销定产”策略的普遍实施 2022年月饼浪费现象的减少

时间:2022-09-14 09:33:06       来源:都市时报

中秋节已过,你家的月饼吃完了吗?超市里铺天盖地的月饼怎么就神奇地消失了?这“千年不变”的老话题,中秋节一过就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月朗风清,月饼承载着团圆、美满的寓意,中秋佳节品尝、馈赠月饼的风俗源远流长,这穿越千年时光而来的传统,在物产日益丰富的今天,却不知不觉成为了一种甜蜜的烦恼。

月饼作为一种节令性商品,严格来说其“生命”在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后就结束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除了中秋夜吃月饼应景外,其他时间食用月饼都属不伦不类的行为,月饼在中秋夜后都属“过期食品”。怀揣这份焦虑,想到节前商店里铺天盖地的月饼,自然会为节后如何处理剩余的月饼担忧。

《2020年月饼数据消费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月饼销售量达13.8亿个,相当于每个中国人当年都吃了一块月饼。如果按这个数据,即使这几年产量有所增加,每个人平均就有一个多月饼,实在不能算多。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会发现,中秋节后月饼多留在了父母家,不爱吃月饼的年轻人家里很少有月饼,更不会有大量的月饼被浪费。所以,月饼的浪费现象并不是天量级别,只是在老年人家中,才会有吃不完的月饼。

另外,城乡的差别较大,虽然现在农村家庭并不缺月饼,但数量远远没有城市家庭里的多。国庆节前后,乡村集市一直会有月饼销售,也会有农民购买。作为秋收农忙时节的晌午或日常的糕点食用,月饼仍然是物美价廉的好食品。商家没卖完的月饼转向农村销售,一直是不变的方式。

月饼浪费现象的减少,还在于生产企业“以销定产”策略的普遍实施。“以销定产”是每年中秋月饼生产、销售的主基调。现在的企业都有强大的生产能力,会根据销售情况调整生产、监控库存,甚至节前就已停止了生产。商家也是如此,节日当天就会用打折的方式清空库存,所以并不会出现巨大的浪费。在农村市场,节后很少看到品牌月饼出现,也从侧面说明了企业的规划性越来越强了。

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送礼风气的减少,是月饼浪费现象不再严重的根本原因。年轻人普遍不喜欢吃月饼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使是日常喜欢食用西式糕点的人,也很少会想到将月饼当作普通糕点食用。如果不是中秋节,一年到头不碰月饼的年轻人大有人在。另外,公款送礼风的几乎绝迹以及民间对月饼的不感兴趣,对月饼的购买和消费产生了巨大的减量作用。其实,传统节日以消费食物为主的方式,正在被多样化的消费行为所改变,这是发展趋势,非企业对月饼口味进行创新就能改变。

月饼的消费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完全不用为剩余月饼担心,理性消费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标签: 公款送礼风 以销定产 月饼浪费现象 物美价廉的好食品 节令性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