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一座以普洱茶闻名的城市,作为北回归线上生态保存最完整、生物种类最丰富的一片“绿洲”,这里是云南生物多样性、丰富性的缩影。近年来,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念,紧紧围绕“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职能,以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为抓手,以深化环境司法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守护普洱生物多样性之美。
去年,野生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普洱市作为亚洲象迁徙的重要通道和主要栖息地之一,时常发生亚洲象损毁农户经济作物、房屋等情况。“被大象破坏的现场往往难以取证,老百姓遭受相关损失时定损难、赔付不及时。法院围绕需求搭建平台,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熊西南介绍,今年3月,思茅区法院依托思茅港人民法庭,在六顺镇南邦河村委会勐主寨的“亚洲象繁育中心”驻地挂牌成立了全国首家“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搭建起一站式调解工作平台,与当地党委、政府以及司法所、林业站、保险机构等单位通力合作,促进保险公司与受损村民达成诉前调解,及时对亚洲象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全额赔付,积极推动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险制度落地落实,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今年以来,累计向受损群众赔付100余万元。
以“人象和谐法律服务”为切入点,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多部门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平台共建,建立人象和谐联动机制,形成纠纷解决合力。同时,加强专门化制度建设,组建环境资源审判团队,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理,全面提升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片区内分布着野生茶树群落,面积共2万多亩,胸径5厘米以上的野生茶树有47万余株,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纠纷、借贷纠纷等案件也逐渐增多。”熊西南介绍,今年6月,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镇沅县人民法院在者东人民法庭挂牌成立了野生古茶树群落保护法律服务点,审判团队以案释法,通过组织听取案件审理,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批、警示一片”的目的。
此外,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还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新路径,将司法触角深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构建生态保护领域社会治理新格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着力打造“茶法绿网”环境资源审判品牌的工作方案》等,以基层法院人民法庭为支撑,以“一县一特色”“一庭一特色”为路径,结合辖区各地生物多样性特色,通过协调联动保护机制,组建多元共治工作站和法律服务点。
目前,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成立“西黑冠长臂猿”“野生古茶树群落”“糯扎渡库区生态保护”等法律服务点。各站点以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传、联合执法等多种形式,推动生态司法理念在村村寨寨落地生根,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多元共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