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贺州10月28日讯(通讯员 尹远娟 屈艳红)体教融合是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深化体教融合,大力推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在广西竞技体育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的贺州,抓住体教融合的契机,举“重”若轻,“跤”出了一条“1+5+N”(即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市体育运动学校为中心,依托5个县区体校和N个体育社会组织)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路径,推动了贺州体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据了解,2022年4月,广西体育局、教育厅批复同意贺州市、钟山县成为第一批广西体教融合示范市(县)创建单位;6月,广西体育局同意贺州市体校建设广西摔跤、举重两个项目人才小高地。在广西体育的版图里,贺州是争金夺银的“重地”,摔跤、举重、拳击、散打等重竞技体育是贺州市的传统优势项目,涌现出了钟雪纯、蒋惠花、吴长升、邹万豪、梁梦等一批为国争光的优秀体育健儿。而在体教融合的“试水”中,贺州则是敢为人先的“勇者”。2021年7月,自治区体育局、教育厅联合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广西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当年12月2日,贺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贺州市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成为自治区文件出台后广西第一个由市政府办印发实施方案的地级市。
图为2021年第十四届运动会蒋惠花参加女子举重49公斤级比赛。尹远娟供图
从学校体育技能普及、体校专业化训练,再到社会力量个性化培训,主体多元、途径多样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贺州渐渐“显山露水”。
让学生喜欢体育、爱好体育是推动体教融合、培养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基础和重点。贺州统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体育场馆“进校园”,优先与中小学共建共用体育场馆(如贺州一高、职教中心等),各类示范学校体育器材配送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体育场地达标率达88.1%,体育器材中学配齐率为95.5%、小学为85.3%。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并对体育教学模式大胆创新,重点抓好体育教学改革--“开好体育课”“课内与课后”相结合,课后服务开设运动类等十多项体育特色课程,“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一精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逐步形成。以校园足球联赛为重点建立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近年来全市连续举办5届学生运动会、6届普通高中学生运动会和7届“千里杯”中学生校园足球比赛。
图为昭平县黄姚拱桥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课后排队打乒乓球。尹远娟供图
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是基层体校的中心任务。贺州市体育运动学校与市业余体校合署办公,实行集学习、训练、食宿为一体的“三集中”全封闭式办学模式,2017年获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开设举重、摔跤、散打、拳击、柔道等9个训练项目。每天上足上好文化课,科学安排好文化教学与训练时间,做到学训并重、学训相融。2017-2021年,市体校运动员参加广西青少年锦标赛荣获202金215银202铜;参加广西第十四届运动会荣获38金33银46铜;向广西各运动发展中心、区体校输送运动员185名,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国家级以上(含国家级)比赛荣获86金94银109铜。
贺州市强化体育人才培养,现有国家级教练3人(国际式摔跤、女子摔跤和举重各1人),属全广西正高级教练最多的地级市。建立了体校到中小学选材和训练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年与教育局联合下文实现“好选材”和“选好材”。2021年组队参加广西青少年锦标赛、冠军赛,举重、田径、拳击、武术散打、射箭、国际式摔跤、中国式摔跤、攀岩等8个项目比赛共荣获金牌100枚、银牌87枚、铜牌98枚。其中5个县区体校均与当地优质中小学联办共建,特别是富川瑶族自治县体校坚持走好“一赛(中小学生运动会)二挑(优中选优)三退出(不符合要求的返回原籍就读)”路子,让蒋惠花等体育明星时常走进校园做宣传示范,有效推动了举重、摔跤两个重点项目的发展。大力推动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进入校园,利用学校的社团课或“5+2”课后服务,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近各类体育活动及重竞技运动,为传统优势项目拓展了生长空间。如钟山县骏威俱乐部等与该县第一中学、第九小学等合作,在国际式摔跤、中国式摔跤、举重等特色体育项目上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富川瑶族自治县体校常态化到本地中小学选材,开展举重、摔跤项目训练并强化培养输送,荣获“2020-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称号。
图为钟山县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进驻县第九小学开展摔跤项目训练。尹远娟供图
在今年9月底结束的广西3项重竞技比赛中,贺州队均再创佳绩:参加广西第十五届运动会国际式摔跤比赛获31金27银36铜(金牌数占该项目总金牌数46%),参加柔道项目比赛获4金5银6铜(金牌数占该项目总金牌数36%);参加广西举重锦标赛,贺州代表队获男子团体第一名、富川县代表队获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
据悉,贺州将进一步完善“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大力提升摔跤、举重等一批传统优势项目的竞技水平,为体教融合探索一条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贺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