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次应聘上了扶残助残公益岗位,因为我本人也是残疾人,可以更好地为这一群体服务。”4月7日,聊城市东昌府区张炉集镇人社服务大厅里,西李大庄村脱贫群众李乃旭很高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公益性岗位。
44岁的李乃旭前几年因为车祸造成肢体残疾,为了治病欠下不少钱。李乃旭的帮扶责任人是张炉集镇北支新村的第一书记贾兴凡。了解到李乃旭的情况后,贾兴凡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先后帮助李乃旭重新办理了低保,申请了残疾补贴,帮助其子女申请教育资助,同时还为李乃旭申请了公益性岗位,让他能够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除李乃旭外,此次还有39名脱贫群众应聘了东昌府区乡村振兴局开发的乡村公益性岗位。
今年以来,聊城市抓好岗位创设、资金筹集、制度建设、人员招募、组织上岗等工作,由聊城市人社部门总牵头、总协调,联系民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残联等相关部门,合力谋划推进,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有效路径。岗位设置方面,结合工作实际,创设了扶残助残、就业服务专员、运河文化文物保护等多种岗位。
“乡村公益性岗位一方面为低收入群众提供了一个就业增收的机会,使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公共管理服务、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人手不足’的问题。”聊城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宁吉木说。
3年前,临清市松林镇王大人村的脱贫户刘月会变成了“上班族”。今年58岁的刘月会丈夫去世多年,她一个人拉扯儿子成家立业。每天早上八点多来到王大人社区办公楼打扫卫生。3年多来,刘月会干得十分认真,她也很珍惜这份工作。“每个月能按时领到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比之前四处打零工更为稳定,这让我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刘月会说。据悉,松林镇根据乡村环境治理需要,设置了乡村卫生保洁员公益岗,优先安置困难群体就业,共解决50多人的就业问题。
今年2月,聊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工作的通知》:“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8.28万个,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7.2万个、城镇公益性岗位1.08万个。2022年,全市计划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2.76万个,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2.4万个、城镇公益性岗位0.36万个。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17346人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