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自2020年起,我国第三次使用该主题。
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审视发展思路、规划发展路径的重要标尺。增速不是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绿色将始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考量。正基于此,山东出台实施《关于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生态环保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全过程,坚持新旧动能转换与生态环境保护一同谋划、一起部署、一体推进,用经济和环境“双指标”综合评价区域发展质量。
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不难发现,生态破坏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多情况是未能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所致。因此,解题的关键是要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思维,处理好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的关系。这其中,结构性调整是基础。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转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时期,治表须及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结构的调整优化,才是治本的措施。山东坚持节能减排、转型升级,从源头上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2018年、2021年两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紧密部署,去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全省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6省市列第2位;历史性全面消除了五类水体;黄河干流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二类水体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一些珍稀野生动植物在山东的湖泊、湿地等地带频频“亮相”。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仅生态变好了,还为全省新动能的崛起腾挪了更多土地、能耗、环境等容量空间。
去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为我们理解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发展不仅不会破坏环境,还可以带来资源。山东纳入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管理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企业共330家,核定应履约企业320家,数量全国第一。在减排带来收益的新赛道上,山东不仅圆满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配额清缴工作,还涌现出了一些行动比较早、在完成履约任务之余通过交易获得效益、尝到了加强碳资产管理的“甜头”的企业。
就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来说,往往经济运行效率越高,发展过程中就越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经济运行效率越低,发展过程中向自然索取就越多,排放也越高。实现良性增长,需要不断深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地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安全发展的保障。“十四五”时期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窗口期,要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冲动,一以贯之地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交出优异发展成绩单的同时,也绘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