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疾控在微信公号发文提醒家长:气温升高,病毒开始活跃起来,得手足口病的患儿也随之增加。
说起手足口病,家长都很惊慌。儿童手足口病到底是怎么回事?有没有方法预防?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易感人群,通常都是急性起病,一般症状较轻,主要是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能出现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用具等物品进行传播。
如何预防
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儿接触。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感染机会。哺乳期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
打预防针是否有用
目前已知的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毒。我国自主研发的EV71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但不能预防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接种疫苗会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仍有可能出现因感染非EV71的其他肠道病毒血清型而患手足口病。
如何护理患病孩子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长别惊慌,如果孩子没有特别严重的症状,可以在家观察和护理,鼓励孩子多喝水或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感染。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若出现精神差、嗜睡、昏迷、四肢抖动或手足惊跳、反复抽搐、呼吸困难及休克等表现,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