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全球首套双通道脊柱微创手术系统 在青岛高新区诞生

时间:2022-05-25 15:38:58       来源:大众日报

42岁的刘志青(化名)经过医院检查,被诊断为高度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令刘志青意外的是,手术后第二天下午他就出院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马学晓说,刘志青这台手术应用了国内首创的双通道脊柱微创手术系统,用时半小时,出血量仅有10毫升,相比传统手术方式两小时的工作量和百毫升的出血量,手术的创伤非常小,而且术后恢复快。

作为该“创新产品”的研发者,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针对现有脊柱微创设备器械依赖进口,购置成本高、操作自由度较低、手术视野局限等问题,联合全国160多家单位的专家,历时两年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套双通道脊柱微创手术系统,并于去年列入国家医保目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是立身之本,对于一个区域来讲,创新则是活力之源。一直以创新为底色的青岛高新区,正是因为厚植科创土壤,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完善政策平台支撑集聚高端要素,打造企业雁阵式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核心产业,发展节奏迅猛。

在医疗医药产业板块,目前,青岛高新区已绘制细分产业链图谱,累计引进国药集团华东基地等研发产业化项目150多个,生物医药类市场主体总数近500家,承担国家级和省、市级科技项目近百项,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24项,主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0个,认定国家重点新产品8个,位列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环境竞争力第8位。

落户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十多年来潜心研发,稳步成长为国内规模较大、技术领先、具有产业发展示范作用的综合性干细胞产业化基地及区域性细胞制备中心。去年,该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干细胞创新药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开启了临床试验,填补了国内专项药物空白。

“新药的研发周期漫长,我们历时8年才成功研发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药,在此期间,青岛高新区给了我们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资金、资源等,给了我们一个优渥的发展空间。”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玉香说,在新药配套政策方面,青岛高新区第一时间给予企业扶持政策允许的最高奖励额,为企业临床试验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青岛高新区科技创新部等多部门的帮助下,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国家“863”计划课题——“肿瘤的细胞治疗性疫苗及免疫性疾病治疗关键技术研究”和“青岛市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药物研发与产业化”。通过这些课题研发立项,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在行业里的竞争力。

青岛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支持和推进各级各类创新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和引进了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孵化载体,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为产业发展赋能。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化项目服务管理,强化落户项目服务管理推进机制、提升项目推进水平,落实“一次办好”“容缺受理”等工作举措,青岛高新区建立的生物医药项目后期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对口企业解决手续办理、建设投产、市场开拓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获得进驻企业的一致好评。

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生物经济发展阶段目标,生物医药产业成为生物经济战略性产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新黄金期。“除了新机遇还有新要求,国家提出要由‘以治病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发展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医药。我们的新目标正是依托康复大学突出康养特色,招大育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竞争力的‘中国康谷’,与国家战略完全贴合。”青岛高新区招商部医疗医药产业事业部负责人孔令营兴奋地说。

根据“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的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四个方向,青岛高新区迅速行动逐一对照,分析制定了“同步”发展规划:围绕创新药、医疗器械和康复医疗三个主打方向,集聚高端资源,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打通研产通道,着力推进产业化项目落地,加快前沿技术发展和加强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大行业龙头企业引进力度和服务扶持力度,帮助现有企业技术升级、提质增效,破解发展难题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提升医药企业竞争力;打造专业平台实现精准服务,加大创新创业体系建设力度,进行产业链补链、强链。

标签: 双通道脊柱微创手术系统 青岛高新区 青岛钰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奥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