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云南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师生改装出“超级跑车”的消息火遍全网。这辆“超跑”长5.3米、宽1.8米,除了一台旧发动机、仪表盘和4个轮子以外,其余部件,包括前脸、后盖、底盘、车门以及所有油电线路,全部由学生画图、设计、焊接制作而成。
事后发现,兴趣和爱好成了制造这辆“超跑”的最大动力。刚开始据说有50多名学生自愿报名“超跑”计划,最后只有21名学生坚持下来。学生们每天下课后,就到实训室改装超级跑车,吃完晚饭后,也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参与改装,天天如此。学生们普遍认为,在改装制作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比较酷炫的“超跑”计划中,指导老师每天和学生们待在一起,却从不直接教导学生该如何改装,而是努力让学生独立自主来完成每一个步骤,给学生们提供试错的机会,让学生们遇到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在新职业背景下,老师要培养出适销对路、有竞争力的高职人才,不仅要关注车,更多的是要关注人,关注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素养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想象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共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约1000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3年累计扩招413.3万人,1万余所职业学校每年开展各类培训上亿人次。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职业教育适应性不断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优质人力资源支撑。
而随着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就业市场出现了一大批新兴职业,如新媒体运营师、数字化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带货主播)、短视频编导、电子竞技员等,让这一代年轻人有了越来越多的就业选择,并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走向,延伸着他们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动力。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成为一种职业,无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正如不少大学生表示,将兴趣发展为职业,有助于增加工作的趣味性,不再觉得枯燥乏味,并将提升工作中的价值感。选择喜好的职业,意味着这里有他们兴趣所在,也就有为之奋斗的动力。
不过,一些“过来人”也会告诉我们,将兴趣发展为职业固然很美好,但也不必强求。工作中遇到的不愉快,工作之余也可以用爱好来弥补。将兴趣发展为职业,其实是一件很了不起、也是很难的事。当我们决定把兴趣当成职业的那一刻,就必须承受它所带来的反差感。因为把兴趣当饭吃,就意味着它的性质不再是单纯的兴趣了,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对于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社会各界来说,也需要引导广大年轻人客观、理性看待“将爱好发展为职业”,并积极助他们一臂之力。既要鼓励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去大胆尝试,多给予他们机会和平台,又要注重从政策依据、职业规范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创业指导和权益保障,让他们成功做到兴趣与职业相统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