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知网风波”沸沸扬扬,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前期核查,依法对知网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知网表示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开始调整使用价格。
无论最终调查和处理结果如何,对于高校本、硕、博在读学生而言,不管是使用知网还是别的网站,论文查重仍然是他们要过的“鬼门关”。想想就能理解,在知网浩如烟海的论文库里,还有哪句话是没有人说过的?俗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据说,学生们绞尽脑汁,把每一句话的词序颠来倒去,直到本来通顺的话读不通了,反而过关了。
写论文这件事儿,还真是难。所以,昆明北清实验学校举行毕业生论文答辩会的消息,在网络上激起了一片浪花。评论区或者弹幕留言的多数网友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些出格。首先,小学生的学业要求只是记叙文,怎么可能写出学术性论文呢?其次,这样的任务,基本可以确定是布置给家长的,“拼爹”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最后,国家年年讲给中小学生减负,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对此,该校负责人解释称,学校秉承帮助孩子成为“领导型人才”的办学宗旨,而毕业论文的撰写无疑是一次培养领导型人才的绝佳机会,创作过程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研究能力,唤醒孩子们更多的梦想。
在我看来,这个解释说得通,也能接受。国家希望学校除了按照各级教育部门要求制定教学大纲之外,能有一些特立独行的办学特色,比如体育教育特色、艺术教育特色、劳动课程特色,北清实验学校在云南第一家开展小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并将此项活动作为办学特色和与办学理念一脉相承的实践,完全不需要听别人说三道四。因为新闻报道对论文撰写和答辩会的细节语焉不详,我从该校负责人的解释中推测:写作和答辩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答辩结果并不影响学生毕业成绩和小升初,注重的是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大学生毕业论文未通过就拿不到毕业证根本是两回事,没有可比性。
在昆明一所名气更大的小学,学校会动员五年级的学生参与一项撰写“小博士论文”的实践活动,非强制,可以组队参与,也不影响学生的学业和升学,选题要通过老师的价值和可行性评估以后才可以开展。孩子们很看重这项活动,家长们纷纷响应。当年我也和孩子商量完成了他的第一篇“论文”,陪伴成长,并不是什么负担,也没有在意结果。没有能力独立完成的学生或者家长,可以参团,也可以放弃,同时学习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没有人觉得这项活动有什么不妥。
现在生活条件好,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身体发育程度超过很多人的认知,心智的成熟度则因人而异。说这个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要低估小学生的能力和勇气;二是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课本之外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理所应当。正如北清实验学校负责人说的:“毕业论文答辩活动把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这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互相关联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项目式学习方法。小学毕业答辩的目的不在于文章多么高深或文采斐然,而在于从小培养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与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中,如果孩子们能接受一些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方法的熏陶,没准儿,他们以后的本、硕、博论文就能一稿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