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由深圳市政协主办的2022年第四场委员讲堂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举行,活动邀请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材料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筹)所长成会明以“浅谈碳中和”为题开讲。
成会明主要从事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太阳能光催化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研发;担任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二次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获授权专利及PCT专利180余项,孵化了8家高技术企业,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低温电池等。
成会明从为什么要实现碳中和、什么是碳中和、如何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愿景、深圳的使命思考等5个方面做了阐述。成会明认为,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结构调整,需要实现能源生产低碳化、能源使用电气化、工业过程氢能化、能源网络智能化、二氧化碳资源化等“五化”。其中,二氧化碳资源化,是指随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枯竭,必须将二氧化碳转变成具有工业价值的资源。以二氧化碳作为资源来整体布局,将其作为工业原料、生产原料加以利用,这不仅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能促进碳中和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降碳和减少资源消耗的协同作用。
成会明认为,碳中和技术有5个重点发展领域:包括太阳能电池、氢能、热电、燃料电池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动力电池、规模储能技术、储氢技术在内的高效能源存储;包括能源互联网、车网互动与共享储能、智能多能互补、低碳零碳建筑在内的智慧能源网络;包括高效捕获、高效转化、实时检测的二氧化碳捕获与转化技术;包括低碳与无碳产业链、补偿与奖励机制在内的碳中和经济与城市发展。成会明判断,碳中和可催生的新兴产业,包括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先进储能技术、绿氢技术、新能源交通工具、智慧能源网、新能源装备制造、智慧建筑以及节能、环保、低碳技术。
“碳中和产业前景广阔,但需发展颠覆性技术。”成会明认为,深圳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可以发挥先行示范、引领作用,抓住历史机遇发展碳中和新兴产业,启动未来经济绿色发展引擎。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圳可重点发展车网互动技术,在节能增效方面可重点发展碳排放检测与碳汇技术,在能源储存方面可以重点发展新型储能电池,在太阳能方面可以重点发展集中式海上光伏、风电等,还建议依托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数字智慧能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