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素有“动植物王国”等美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独特地位。来到西双版纳的游客,几乎都品尝过傣味,但很少有人知道,一桌傣味里至少有两三味来自大森林的傣药,如刺五加、苦凉果等。记者近日深入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曼远古寨和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一探傣药的神奇。
已知傣药达2000余种
“每一个傣族寨子都会有一片水源林和薪柴林,这些林子其实就是一个药材群落。”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院长王肖飞介绍,比如傣家人作为薪柴使用的铁刀木(当地人称黑心树)就是一味傣药,还有热带雨林中的野生兰花也可入药。而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已知的傣药品种达2000余种。
始建于1979年的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肩负着发掘傣医药传统理论、传承傣医药适宜技术、开展傣医药临床服务、升华傣医药价值潜力的使命,同时承担着傣医药的人才培养、对外合作及文化交流的任务。
漫步在傣医医院内,整齐划一的绿化带内种植的绿植与平时所见的植物完全不同。“其实你看到的都是傣药,我们医院的绿化植物和其他地方最大的不同就是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是傣药材。”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傣医医院副院长玉腊波说,在医院约40亩的绿化带里,种植着200余种常用的傣药,目前还没有规模种植,需要到野外采集。要让傣医药发展,必须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否则傣医药的发展就难以为继,因此科研人员开始探索傣药的生态化种植。
保护发展傣药植物
走进景洪市勐罕镇曼累讷村委会曼远村小组,绿草花香环绕中的傣家干栏式小楼若隐若现。置身其中,总有看不够的风景,念不够的乡愁,它曾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和“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
2017年11月26日,中国民族植物学倡导者、中国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保护中心创建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裴盛基一行来到曼远村,成立了首个中国高山植物保护行动民族生物文化示范园,在挖掘当地民族文化和植物与自然的关联的同时,鼓励、引导村民保护自然、保护高山植物。
在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曼远傣族文化虽然保留较为完整,但是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障经济来源,缓解土地退化,村民们在裴盛基的引导下,决定以建立民族生物文化示范园的方式,在退出的橡胶林地和香蕉地以及庭院内,种植傣药和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高山植物,从而保护生态环境,还能让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曼远村已经成为了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点和传统傣医药社区保护项目示范村,家家户户的庭院和村道两旁的绿化带里,种满了麻嘎喝罕(缅茄)、麻景(油瓜)、牙勇(马唐)、哥麻口拉(人面果)、哥丹(糖棕)、牙竹麻(朱蕉)和埋嘎筛(龙血树)等傣药上万株,品种达120余种。村内还开设了1家傣医药体验馆,游客可亲身体验傣药。
探索生态种植傣药
数千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民族不断交融发展,将热带雨林植物资源和当地民族文化结合,孕育出了独具特色又互为联系的雨林民族医学体系。
“如何在现有社会环境及法律制度下,保护民族医药传统知识的传承发展?”国家级傣医药首席专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傣医药分会会长林艳芳教授说,傣医所涉及的药材只有地处热带、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丛林密布、多附生植物的原始森林和大江沿岸才能生长。“通过研究发现,只有少量的傣医药用植物被引种种植研究,其余大多数要么濒危,要么无法进行产业化发展。”林艳芳说,傣医药的产业化发展,还得依靠生态药物种植,破解这一课题迫在眉睫。
记者在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看到,除了南药园种植有大量傣药外,各园区还引种栽培有砂仁、石斛、重楼、龙血树、檀香等药用植物1500余种,这里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胖大海、马钱、催吐萝芙木种质资源库、200余种原生兰科植物以及国内人工种植年限最长的土沉香、印度紫檀等,这就是在探索生态种植。
通过研究弄清药物的生长习性、环境,以及培育大量的种苗来实现规模化种植,是正在攻关的课题。国内多所医科大学等院校和部门组成专家组到当地考察后,对西双版纳州傣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建议。
目前,西双版纳州提出将打造高品质的南药种植基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定制药园,创建与当地政府、基地企业合作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大项目,做大做强以砂仁为主的傣药品牌等目标和措施,推动傣医药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