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帝亚吉欧中国董事总经理艾恩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美丽地球

时间:2022-08-30 08:29:11       来源:云南日报

在8月28日举行的2022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主论坛中,帝亚吉欧中国董事总经理艾恩华、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区域策略总监康蔼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冯晓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主任叶清通过具体案例,分享了不同领域和行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美丽地球家园的实践经验与相关成果。

跨国酒企的减排之路

帝亚吉欧是全球知名的跨国酒业集团,在中国共有15家威士忌酒厂。去年11月,该企业在洱源县投资约5亿元建设能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中国原产单麦芽威士忌酒厂。

2020年,该企业提出了2030社会愿景,将通过10年的行动纲要促进社区和世界包容性、可持续性发展。艾恩华分析,在酒行业产业链中,工厂的直接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10%,上下游产业、员工通勤出差、供应链等间接排放占90%。企业公开承诺到2030年实现厂区净碳零排放,同时减少间接排放50%。

此外,通过持续开发可再生的环保包装材料,减少设计和包装环节的废料产生,从东南亚开始逐步推广到整个亚太地区,将可再生材料在包装当中的使用率提高到60%,并以透明公开的方式汇报目标进展。从今年9月开始,预计每年减少使用184万个纸盒,相当于7350吨碳排放。预计到2030年实现包装材料100%可再生以及废弃物的零填埋。

目前,帝亚吉欧在印度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满足约20%的生产用电需求,通过水循环设备每年减少35%的取水量;在英国100%的工厂都使用可再生能源;在美国建设了第一家碳中和酒厂;在土耳其工厂把蒸馏剩下的废渣变成制砖原料,每年减少15%的废物排放。

生态系统服务支付在柬埔寨的实践

柬埔寨北部的雨林地区生活着300多种鸟类、50多种哺乳动物,包括柬埔寨的国鸟大鹮。寻找发展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平衡点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1993年,当地政府部门和社区牵头组建保护地系统,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支付的概念,在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等社会力量的协助下,主要实践了三种生态转移模式:一是鸟巢保护项目,邀请当地社区居民作为巡护员并支付酬劳;二是基于观鸟爱好者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三是设计相应的农业支付项目。

通过社区经济评估发现,三种模式中,农业支付项目最具有社会经济效益也最受百姓支持,对于提高农业技能、推动减贫成效明显。近年来,当地政府建立管理保护有限公司,引入商业化运作,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800户农户参与项目,该公司获得了美国、欧盟有机认证。

康蔼黎表示,任何单一的操作模式和资金都不可能为保护事业提供解决方案,必须由社会各方力量达成共识和信任,通过长期的资本投入以及扎实的项目开展才能逐步见效。另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案例的评估需要制定综合性的指标,并配套完善的监测系统。

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推进植物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在去年10月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今年,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相继揭牌成立,中国一南一北国家植物园建设格局初步形成。

就地保护方面,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设立了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创了我国植物就地保护的先河。经过近70年的保护,保护区内有地域性特色的季风常绿阔叶林面积从1900亩增加到3300亩。

植物园的核心功能是进行植物迁地保护。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的植物达17000多种,华南地区80%的珍稀濒危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植物园还担负着特色植物保育和可持续应用的职能。他们曾经同袁隆平合作培育出第一批杂交水稻,还解决了三叶橡胶北移和抗寒的技术难题。

国家植物园自20世纪90年代持续开展牡丹迁地保护工作,针对牡丹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培育出新品系30余个,并创建了关键技术体系,相关成果在国内示范推广11万亩,其中经济林套种9.3万亩、光伏1.7万亩,具有积极社会效益,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

标签: 帝亚吉欧中国董事总经理艾恩华 生态文明建设 华南国家植物园 迁地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