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工商联获悉,“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云南按照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云南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着力打造“万企兴万村”示范点,动员省工商联会员企业、商(协)会、外省云南籍企业家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认真做好“村企结对”“商会村委联姻”工作,目前已有50多个重点企业参与到行动中。在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县方面,对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0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制定倾斜帮扶方案,压实各方责任,在资金安排、政策保障等方面重点向民企倾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项目实施力度,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县、乡、村三级结对帮扶,动员企业开展电商助力产业发展,明确“十四五”期间每县至少有6个规上企业进行投资兴业,帮扶成效初步显现。在实验项目体系建设方面,省工商联近期已进行了摸底了解,县(市、区)、州(市)按计划完成了实验项目的初选。
通过打造“万企兴万村”示范点,确保县、乡、村和广大民营企业“有得看、有得听、有得学”。培树宜良县、姚安县为“县”典型,在全省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学习借鉴宜良县《龙头带动强产业,示范引领兴百村》、姚安县《念活产业经,着力建设“万企兴万村”姚安样板》优秀案例。省工商联把定点帮扶点孟连县芒信镇作为“乡”示范点,组织引导14家企业以牛油果、百香果、七彩花生为重点进行产业帮扶,为该县“一县一业”牛油果产业争取农发行云南省分行贷款资金2亿元,并纳入农发行云南省分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产业振兴。挑选姚安县光禄镇福光村、永善县明子村作为“村”示范点,总结由“后进村”变“先进村”的成功经验并进行推广。
搭建东西部协作平台,助推“万企兴万村”,做好筑巢引凤、雪中送炭、牵线搭桥等服务工作。云南、上海工商联积极有效开展沪滇合作,“十四五”期间对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公益帮扶和人才交流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提升对口帮扶成效。去年底,两地工商联举办了“云品入沪”展销活动,现场签约销售云品1.2亿元。云南省通过东西部协作新增引导落地的上海企业60余家,到位资金2.07亿元。搭建企业金融支持平台,2021年,省工商联分别与农发行云南省分行、农行云南省分行、省农信社签订“万企兴万村”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工商联+光彩会+金融”服务平台,为有合理贷款需求的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目前已覆盖重点企业2000多户,发放贷款60多亿元,贷款余额240多亿元。搭建就业帮扶平台,今年以来,省工商联联合省人社、教育、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开展了“春季招聘月”“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等活动,引导1389家民营企业、商(协)会提供就业岗位24188个,可吸纳28366人就业,切实促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同时,成立省“万企兴万村”公益基金,2022年,捐赠收入917万元,捐赠支出1242万元,支持27个项目,有40多个民营企业或商会参与,并计划每年对10个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好项目进行公益项目支持。
把省“万企兴万村”行动与省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结合起来,形成工作倍增效应。目前,全省参与“万企兴万村”的企业、商会1646个,兴村项目2259个,结对帮扶村2054个,经营类项目投资总额430多亿元,到位资金130多亿元。产业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努力形成“大企业龙头引领、小微企业遍地开花”配套发展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就业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致富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乡村人才的培养力度,让广大农民掌握更多更精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乡村建设方面,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公益形式,积极参与村内道路、小型供水工程、功能场所等建设,在消费帮扶、文化建设、构建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切实把企业发展好,把家乡建设好,实现村企共建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