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9月,正值烟叶丰收的季节,云岭高原的烟区大地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烟粮协同”示范区,烟后玉米正在拔节孕穗,将这个秋天装点得格外生机盎然。
烟叶产业是云南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产业,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成立40年来,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上具有巨大优势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处于中国烟草行业的领先位置,为2022年示范推广“烟粮协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李光林指出,要坚持把推动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纳入重农抓粮大局,以烟促粮、以烟稳粮,实现烟粮融合、协同发展,建好“烟粮协同”示范区,为烟农增收提供更多保障、作出更多贡献。
仓廪实,天下安。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的部署要求,落实粮食安全战略,稳定烟叶生产,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烟叶生产纳入重农抓粮大局中落实,联合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等专业力量,推动“烟粮协同”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临沧、大理、红河、文山、楚雄“烟粮协同”烟后套种玉米示范区建设。
产业兴,乡村富。省委、省政府对深化“烟粮协同”发展明确要求:“要大力探索实践烟、粮、畜循环发展模式,推动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烟粮融合、一体发展,打造烟粮协同发展、烟区乡村振兴的典范。”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及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确保烟区粮食产量达标、烟叶产值不减”的批示要求,将“烟粮协同”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
科技服务到田
让烟农安心种粮
如何让烟农能在烟田里种好粮食?相关示范区政府和烟草公司给出的答案是:“藏粮于技”,“烟粮协同”发展,服务到田,推进示范项目科学落地。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局长,云南绿色生态烟叶发展研究会主要负责人邓小刚表示,推进“烟粮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云南核心烟区的大部分烟农一辈子和烤烟打交道,对烟田套种玉米的模式是有担忧的,担心玉米播种影响烟叶的采收、烟秆的回收处理、玉米的出苗率……这些问题不解决,烟农就无法安心种粮。
为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各地政府和烟草公司主动作为,在烟后套种玉米的全过程最大程度保护烟农利益。套种粮食作物选择、玉米播种前专业技术培训、“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驻点指导……保障“烟粮协同”每一个环节的科学有序推进,为烟农增产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也给了他们大胆去干的信心。
“县烟草公司耐心对我们进行技术辅导,在田间地头解决实际问题。”巍山县新华村的烟农华有刚说,现在烟田里的玉米出苗率和长势都很好,种玉米也已经逐渐上手了,对今年的收成很有信心。
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栽培团队介绍,在政府和烟草公司的帮助下,各示范区都建立了农业部门、烟草部门联合工作协调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组、技术组,负责进行区域规划、物资协调、技术指导和宣传。由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栽培团队、相关州(市)农技推广站组成的技术服务队,负责田间生产指导,助推烟后套种玉米示范项目的落实,为烟粮协同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烟田也变成粮田,促进烟叶和粮食的融合发展。
“烤烟交售结束也闲不下来呀,烟田里的玉米幼苗长势正好呢,都有一筷子高了,我得用心管理。”忙完烤烟采收,赵光义又投入到烟后套种玉米的管理中。他说虽然闲下来的时间少了,但心里很高兴,干活也很有劲儿。
赵光义,是巍山县庙街镇的一个“新手”烟农,也是“烟粮协同”示范区尝试烟后套种玉米的第一批先行者之一。
“我家的玉米种子8月8日就全部播种结束了,都是一边采摘烤烟下部叶,一边播种的。我种的都是青贮玉米,种子是免费提供的,农业农村局和烟草部门的技术人员还专门做了种植技术指导。”赵光义介绍,他2020年底回到家乡种植烤烟,第一次尝试就获得了七八万元的收入。通过土地流转,今年种了18亩烤烟,预估青贮玉米亩产值1600元左右,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各示范区因地制宜推进落实“烟粮协同”,通过政府、烟草、高等院校和合作社共建,助推烟叶高质量发展和粮食有保障增产。示范区所在地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宣传、协调;烟草部门从经费、物资等方面给予支持,由省烟草农科院成立技术攻关组具体负责对接;朱有勇院士团队负责整合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力量,在区域布局、品种规划、一体化技术研发等方面予以支持;烟农合作社负责技术落实和专业化服务等工作,共同将示范区打造成“烟粮协同”发展的典范、烟区乡村振兴的典范。
大理州农科院副院长赵宗福向记者介绍,大理州综合气候、土壤、土地等关键问题,采取烟后套种青贮(鲜食)玉米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烟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作物生长自然时差,错开劳动力高峰,实践粮经轮作、土肥并用、协调发展新路子,变之前的“一年两熟”为“一年三熟”,在提高耕地复种指数的同时,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和经济效益,有效控制前作减少其他作物对核心烟区的影响。
订单生产
保障粮食销售出路
“粮袋子”如何变成“钱袋子”?相关示范区政府和烟草公司积极为玉米寻求销路,搭建农户和企业之间的桥梁,进一步促进烟农增收致富。
“政府主动作为,提前联系了附近的食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养殖企业等,为示范区内套种的玉米找到了销路。”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博士、“烟粮协同”课题组成员欧阳铖人介绍。
烟后套种玉米于7月底8月初下部烟叶采收完成时播种,青贮玉米和籽粒玉米的成熟期相对较长,10月底11月初成熟进行采收。而常规玉米成熟的时节一般在八九月份,待烟后套种玉米成熟,一些养殖场的饲料储备已经完成,那么青贮玉米加工成饲料后就缺少储存空间,无疑会增加烟农和青储饲料加工企业的成本。
示范区政府勇担责任,为农户想办法、解难题。巍山县农业农村局多次召开会议,组织商讨青贮玉米的销路问题,为统筹地区资源,推进“烟粮协同”产业链延伸,与大理永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谋求订单生产之路,搭建烟户—青贮饲料加工企业—肉牛养殖场的稳定销路。
通过建立双合同、双订单生产的模式,由烟农综合服务合作社或当地农民合作社与种植青贮(鲜食)玉米的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和订单,约定保底收购价格,确保农户利益。
示范区政府和烟草公司想烟农所想、急烟农所急,在推进“烟粮协同”落实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想方设法保障烟农收益,让种出的粮食能真正变成烟农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延链补链强链
振兴乡村产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重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乡村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
“烟粮协同”发展,惠及烟区群众,促进全省烟叶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协同发展,是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烟叶产业以烟为核心,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的新路径。
巍山县烟后套种玉米1万亩,以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为主,其中青贮玉米占了8000亩。
大理永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青贮饲料储备加工中心总负责人蒋利锋说:“巍山是肉牛产业特色县,‘烟粮协同’这个项目很好,青贮玉米种植可以作为肉牛养殖的基础产业。巍山甚至云南省的青贮饲料都可以为巍山县肉牛养殖产业提供饲料保障。”推进“烟粮协同”示范区建设,有助于奠定巍山县肉牛产业“一县一业”的地位,延长粮食生产产业链,助推特色产业链补齐,强化肉牛养殖产业优势,为大理州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下一步,大理州农科院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的使命,积极与烟草部门合作,努力探索“烟+”模式,促进“烤烟+青贮玉米”“烤烟+鲜食玉米”“烤烟+红花”“烤烟+豌豆”“烤烟+油菜”“烤烟+鲜食蚕豆”等模式示范推广,推进“烟粮协同”发展,助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产业融合文山模式。文山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经理朱艳梅介绍,此次文山州“烟粮协同”示范区落实推进也将依托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深入推进烟粮产业融合,带动烟区农业农村发展。
为推进落实“烟粮协同”发展工作规划,保障烟叶生产高质量发展、推进粮食增产增收,文山州围绕核心烟区及烟区产业综合体,探索建立健全永久烟田保护制度和“以烟为主、以烟稳粮、以烟促粮、一体发展”的耕作制度,构建“建管用”一体化模式;加强烟叶产业和多元产业统一规划,探索建立“烟叶+N”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烟粮“双合同、双订单”试点,以烟叶及其他农业废弃物深度开发再利用为突破口,积极发展产业循环经济,构建以烟为主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烟旅融合、农旅融合多种业态融合、互作发展,推动烟区产业综合体向大农业综合体转变,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科技助力,深化烟粮产业融合。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尤辉表示,深化“烟粮协同”发展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高位推动项目落地推广,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力。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将进一步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烟粮轮作,一体发展,高水平建立‘烟叶+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求,积极探索以烟为主的多元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现代农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主动谋求自身产业转型升级,以“烟粮协同”促进烟叶高质高效发展,就是烟叶生产转型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断以绿色生态、数字智能、科学高效等转型路径促进云南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烟粮协同”打造转型升级的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