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依托洱海生态廊道人流量!云南省积极打造民俗体验新业态模式

时间:2022-10-24 08:32:14       来源:云南日报

一条道

洱海生态廊道:

来一场刻骨铭心的邂逅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诗与远方”,渴望一场刻骨铭心的邂逅。

而大理,就是无数人梦想的地方。

与闺蜜坐在民宿阳台的藤椅上晒着暖阳刷剧,三五好友围坐一起品着浓香的咖啡聊天,新婚夫妻在码头拍婚纱照,年轻人在自行车道骑行……

沿着脚下的洱海生态廊道缓步前行,一边是白族传统民居,一边是洱海。

大理有风花雪月,更有人间烟火。

依托洱海生态廊道人流量和沿线生态绿道、文化微景观、精品酒店和文化中心等配套设施,培育沿线徒步、民俗体验等新业态,打造大理新的文旅IP,“吸粉”无数。

邂逅惬意

住在洱海边的民宿,是一种怎样的快乐?

大概是躺在床上就能看海、看山、看日出、看日落……

9月20日清晨,住在下末南村逅海·朴语海景客栈的两位闺蜜被湖水拍打礁石的声音叫醒,打开电动窗帘,一缕阳光微微透过窗帘照进房间,洱海美景尽收眼底。

稍事打扮后,两人沿着雪白的环形楼梯来到一楼,一份白族风味早餐已上桌,两人立马拍照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开启美好的一天。

客栈白墙、木条与透明玻璃的组合,素净清爽;观景区沙发上的毛绒玩具东倒西歪,随意慵懒;威士忌雪茄吧内,柜上摆满了来自各国精选的威士忌……

“单车停在特定区域”“涂防晒霜”“累了可以在树荫下休憩”……吃完早餐,两人换上便装向客栈老板胡景辉询问如何在生态廊道骑行,胡景辉细心地帮她们制定计划。两人向共享单车开心走去。

3年前,胡景辉在朋友的民宿结束店长职务时有两个选择:是回广州老家找份工作,或是在大理继续“慢生活”。正在纠结的时候,他了解到大理市要打造新的文旅IP——生态廊道。生态廊道的人文气息吸引了他,于是他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民宿,过起了向往的慢生活。

“白天打理客栈生意,夜晚与萍水相逢的人畅聊‘诗与远方’。时不时和好朋友聚一下,感受大理独有的那份原汁原味的美好。”胡景辉说。

午饭时,闺蜜俩回到客栈,品尝一顿白族佳肴后,戴上耳机,蜷缩在藤椅上安静地发呆。

日落时,两人走出客栈5米,站在洱海边的木栈道上,用手机记录下苍山上的点点光芒……

夜幕下的客栈静谧且柔和,仰望星空,惬意而美好。

住在这里,总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够用。

邂逅浪漫

在洱海边拍摄一组浪漫的婚纱照,是很多新娘的期待,因为这里有苍山、洱海、蓝天、白云、草地,每一处都超级出片。

行至生态廊道龙龛码头,邂逅“旅拍婚纱照圣地”的浪漫氛围。

迎着洱海的微风,新娘身着一袭白纱缓缓走向新郎,贴心地整理着新郎的领结;新娘被新郎牵着手,两人四目相对,眼里饱含爱意……此时,聚焦婚纱摄影大理店摄影师不断地定格下每一个浪漫和幸福的瞬间。

“浪漫的婚纱裙和大理融合,是最美的画面。”新娘王雅婷说,来大理旅拍婚纱照是和新郎一直的心愿,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张张照片,更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旅拍婚纱照一直深受新人的喜爱和欢迎。新人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传统式的影楼风婚纱照,而是看向了旅拍。

“近两周预约满了。”“唯美又高级的海边纪实风适合你们。”“除了拍摄美美的照片,还可以观苍山、赏洱海、看书、发呆。”……9月20日午饭时间,聚焦婚纱摄影大理店店长许彤岩仍不停地接听着各种咨询电话。

许彤岩说:“大理旅拍婚纱照爆火是必然的,洱海生态廊道本身就自带热度,打卡的人特别多。加之可拍摄的婚纱照风格多样,不受局限,这更使新人们坚定地选择了大理作为旅拍的城市。”

“每天都有5对以上新人出外景,店里的摄影师已经超负荷工作了……”许彤岩说,婚纱店坐落于龙龛,地处下登,面朝洱海,背靠苍山。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店里的生意更红火了,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初。

这里,每天都见证着美好的浪漫故事。

邂逅时光

爱上大理,只需要一杯咖啡的时间。

来到三圣岛旁,心邸咖啡馆外的狗尾巴草迎风向你“招手”,阳光洒落在狗尾巴草的每一根“绒毛”上,让你一秒回归向往的生活。

咖啡馆两层楼,凭借地理位置顺着窗边就可以看到洱海。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就在那里曾是你和我,爱过的地方,当微风带着收获的味道,吹向我脸庞……”9月20日下午,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店里,搭配上《风吹麦浪》,或三三两两,或四五好友,喝着咖啡,畅聊气氛正酣。

李金铭和男朋友坐在人少的位置,一边品尝着冰美式咖啡,一边拍着店外的美景。“我们是来旅游的。平常生活很忙碌,很少悠闲地喝咖啡看美景。”

“点一杯咖啡,挑一本书,用心地感受,就能感受到大理是淳朴的、浪漫的、宁静的……”从小在洱海边长大的咖啡店老板“土木大叔”和记者分享着开店的初衷。

谈笑间,忽然闻到一阵咖啡香,循着气味,咖啡师正在吧台忙碌着。研磨好的咖啡粉已能闻到明显的香气,再经过注水与焖蒸,香气变得愈发浓郁。

边品尝咖啡,边与咖啡师交流、分享……整个过程令人无比愉悦。

坐在生态廊道一间面朝洱海的咖啡馆,手捧一杯咖啡,看着眼前山海交融,感受空气中弥漫着令人飘飘然的咖啡香气。

爱上大理,就在这一刻。

一壶咖啡

朱苦拉:

咖啡中的活化石

110多年的咖啡老树,红一粒摘一粒的咖啡豆,太阳晒干、舂臼脱皮、铁锅翻炒、石磨碾粉、火塘铁壶……

如此煮出来的咖啡,会有怎样的味道?

9月19日14时许,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朱苦拉咖啡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杞凤华提着小竹篮走进了咖啡林。

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咖啡林,有的树龄超过百年,树高5米左右。明晃晃的阳光下,红红的咖啡豆玛瑙般闪亮。

“把红色的外皮剥开,里面还有层内皮,有黏性,是甜的,你们来尝尝。”杞凤华从树上摘下一粒咖啡豆,剥开外皮递了过来。

“摘咖啡豆的时候,不能一把抓上去顺着撸。要一粒一粒地摘,都是红色的咖啡豆,煮出来回味更纯。”杞凤华拉过一条树枝,边摘边说。

“朱苦拉咖啡主要有铁皮卡、波邦两个品种,铁皮卡的口感最好。”在咖啡林中边走边看,杞凤华还教了种咖啡的绝招:剥开红色外皮,晒干,用水泡一晚,栽下即发芽。

走出咖啡林,来到杞凤华家,院子里晾晒着咖啡豆。

杞凤华捧出剥皮后已晒干的咖啡豆,放进舂臼,一棰一棰舂去内皮,倒进簸箕里,扬簸让风吹去内皮。

柴火烧热了大灶,将咖啡豆倒进大铁锅里慢慢翻炒,直至变成焦黑色。“火不能大,不然皮子炒焦了,里面还是白的。”杞凤华边炒边说。

端着刚出锅的咖啡豆,杞凤华走到石磨旁,一手推磨一手添豆,细细的粉末均匀地撒进磨盘下面大木槽里。

此时,火塘的三角架上一把黑漆漆的大铁壶,已呼吐吐冒着热气。杞凤华取了半茶杯刚磨好的咖啡粉撒进铁壶里,边搅边煮。

大约10多分钟,整个小厨房都飘满了咖啡香。

“一百多年来,朱苦拉村每一户人家,都会煮、喝这样的咖啡。来,先闻一闻,再喝。”杞凤华手提黑铁壶,对咖啡的喜爱之情在他沧桑的笑脸上荡漾开来。

“上网搜搜,我们朱苦拉咖啡可是有名气的。全村有100年以上树龄的咖啡树24株,70年以上的1325株,树子树孙的有一万多株了,年产咖啡豆15吨左右。”村党总支书记褚亮笑着说。

“朱苦拉村,也被誉为咖啡痴迷者的朝圣地。”

写到这里,记者看到所住酒店赠送的一小条“活化石朱苦拉咖啡”,拿出来,冲泡好……

袅袅的香气,从那边远的彝族村寨家家户户的火塘边,萦绕升腾了一百多年后,浓郁地飘散开来。

标签: 朱苦拉村 洱海生态廊道 村党总支书记褚亮 白族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