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

每日关注!2023中关村论坛|未名脑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高妍:人工智能将在数据处理等维度助力脑科学

时间:2023-05-28 16:55:32       来源:北京商报

大脑是公认的最复杂、最难理解的系统,以阿尔茨海默症为例,面对这个大脑的“橡皮擦”,人类至今未找到确切的病因,这也意味着很难对症下药,更不用说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基于这种复杂性,以脑为圆心的脑科学也被认为是生命科学最尖端、最前沿的领域。在5月26日的中关村论坛上,未名脑脑科技有限公司CEO高妍也对北京商报记者分享了她对于脑科学、脑疾病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精准诊疗等方面的诸多看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Q:大脑的复杂具体体现在哪里?脑疾病领域数字诊疗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A:我们经常会说,人类科学最后的疆域有两个,一个是浩瀚的宇宙,还有一个就是人类的大脑。大脑的工作主要依靠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决定了我们的感知。

人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宇宙中的恒星数量大概也是这个量级,而且每个神经元之间还有8个突触作为链接,复杂程度可想而知。相比之下,ChatGPT的参数有1万亿个,但这1万亿个参数与大脑相比尚不足1/10,而且剩下的9/10也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增长,而是几何学的增长。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本质上是大脑出现了问题,就像抑郁症,并不是心理上的问题。但因为大脑工作的原理太复杂,到底是怎样的问题导致了抑郁症的出现,也就是说疾病的靶点在哪,目前我们仍旧没有答案。而且在脑疾病面前,临床更多是症状学的诊断,而不是病因学上的诊断。

精准医疗是找到一组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就是要找到“抑郁症们”背后的根源,也就是大脑哪个地方出了问题,这才是脑疾病精准医疗最需要致力的方向。脑脑科技之所以做数字疗法,也是为了找到明确的靶点之后,再找到更适合这组人的治疗方法,这也包括两个层面,治疗效果更好以及安全质量更高。

Q:目前脑脑科技在与医院的临床合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A:去年,脑脑科技成功成为北京脑科学临床转化的重点项目,与北京安定医院合作在抑郁症领域开展精准诊疗。

所谓的精准诊疗,其实利用的就是多维多组学的方法。通常一个维度的数据很难解释大脑疾病的原因,多组学就像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多模态,能够融汇影像、语言、基因蛋白甚至患者行为监测等方面的数据,最终汇总起来形成患者立体化的数据刻画,也就是脑疾病领域的数字孪生。目前很多脑疾病的治疗手段就像是漫无目的的扫射,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找靶点,再针对靶点做治疗,就相当于给治疗找“靶子”,这也是多维多组学精准诊疗的主要发力点。

Q:您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如何赋能脑科学?将在解决脑疾病方面发挥怎样的作用?

A:人们对于高维度的事物是很难理解的,大脑就是这样一个高维度的脏器,但它同时也给我们输出了大量的数据,如何处理、解读数据就成了最大的难点。

包括一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在内,医学的发展其实得益于工业革命后统计学的发展。但大脑本身十分复杂,不同个体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想在脑疾病领域找到治疗组比安慰剂组更有效的结果,是很困难的事情。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单单是这组人如何定义,就需要大量的数据及算法分析支撑,这时候人工智能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整体上讲,人工智能对脑科学的影响是分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基于多维多组学方面的信息采集,动辄是千万级的,正常人很难理解,人工智能其实就是在帮助我们对数据做“降维”,这是人工智能给脑科学的最大帮助。第二阶段就是应用端,能否帮助我们优化决策方案,找出优于传统经验的预测结果。

第三阶段强调的就是系统性,帮助我们做预测。当然这种预测本身也是双刃剑,其中涉及到很多监管、伦理及安全性的问题,最终决定权还是要在人的方面。但至少在效率问题上,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优化和提升决策上的效率,特别是在中国医疗供给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我相信,未来脑疾病一定是脑科学、临床医学及人工智能等几个学科的交叉,才有可能解决人类脑疾病的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杨月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