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涉老消费安全问题频发,无锡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无锡市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办公室、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老年消费安全提示,提醒广大老年人:警惕以销售“养老产品”、提供“养老服务”等巧立名目的消费陷阱,守好自身的养老钱。
“保健产品”陷阱
【资料图】
假借“保健产品”坑害老年消费者的行为屡见不鲜。通过赠送礼品、免费旅游以及高科技噱头等手段促销,且往往在销售过程中夸大功效,混淆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概念,混淆医疗器械和普通产品的区别,宣称具有药用治疗功效,利用老年人追求健康的心理诱骗其高价购买,不仅导致老年人财产损失,甚至威胁生命健康。
提示:“保健神药”坑骗人,赔了钱财又伤身
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证照齐全的正规场所购买产品。如通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买产品,应先行确认资质信息,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蓝帽子”标志图片和注册号/备案号,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
要牢记保健食品属于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凡声称能治疗或预防疾病的保健食品,一律不要购买;保健食品广告中未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一律不要购买!
不要轻信所谓偏方、特效药、神药。看到“最新技术”“最高科学”“祖传秘方”等用语时,更要格外警惕,因为包装盒上不能使用这些用语,很有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
避免冲动消费,更不要一次性购买大量保健品!不要被推销者的亲情牌、优惠牌、福利牌、限购牌所吸引,按需少量购买,理性消费。
电信诈骗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各种层出不穷的骗术愈演愈烈,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的旗号,招摇撞骗,电信诈骗频发。由于老年人对电信科技、时事热点、银行、公职机关等方面了解相对较少,辨别真假能力较弱,且容易轻信他人,逐渐成为了电信诈骗的目标人群。
提示:陌生电话须谨慎,不明软件不下载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特别是一旦陌生人在电话中提出汇款、转账、垫资等要求,千万不要相信更不要轻易汇款,如果无法辨别,及时咨询子女、亲属或公安机关,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不建议参加非官方渠道扫码注册送礼品的活动。被要求下载来路不明的APP时,应直接拒绝,更不要轻易把手机给他人操作,以防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为老年消费者防范电信诈骗提供多一层保护。
“投资理财”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从业人员或金融机构人员,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旗号,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或以高额分红、售后定期返利等手段,诱骗老年人购买虚假理财、投资虚假项目、参与非法集资等。
提示:高额回报风险高,投资理财请三思
面对大额投资理财、入股项目,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额回报意味着高风险甚至是诈骗。
多与家人沟通,多渠道了解项目是否真实存在。切莫相信不法分子的“完美蓝图”。
主动学习投资理财知识。明确投资理财不同于银行储蓄存款,各种理财产品均存在一定的风险,投资前按要求进行风险能力测评,注意适度投资、分散风险,既不要“押上全部家当”,也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免费“养老服务”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假借“名医”“专家”的旗号,租用场地,擅自提供无资质“免费诊疗”“健康讲座”“心理健康关爱”等养老服务,诱骗老年人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预交养老服务费甚至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提示:免费服务陷阱多,非法集资隐患大
不要参加来路不明的助老服务活动,一旦提到收钱或预交保证金等字眼,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透露个人信息,多和家人沟通商量,并向有关部门咨询,防止落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不贪图小便宜、不轻信他人。牢记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打消“用小钱赚大钱”的念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各位老年消费者要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消费理念,参加有益身心的老年人活动,度过一个幸福晚年。一旦发现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线索,请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