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锐6月17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长聘教授魏少军出席在广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并发表《半导体产业的再全球化》演讲称,在经历过去20年的发展后,非常遗憾的是,半导体全球化的过程被中断了。“我们可以想想,重新理解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来维护半导体全球供应链的完整性,实现再全球化,这个再全球化,跟前面20年的全球化相比,内容是有所不同的。”魏少军说。
“全球化,大概走到头了”
魏少军回顾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化和供应链的全球化时,以iPhone的发展为例。“我们看到,iPhone可以在美国设计这颗芯片,在台湾加工,然后送到马来西亚封装,再与韩国、日本、欧洲的元器件一起送到中国大陆,组装之后再把它卖到全世界。”魏少军认为,iPhone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同时,这个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事实上造就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全球化。
(相关资料图)
供应链之所以能够形成全球化的主要原因在哪?魏少军表示,一个供应链要实现全球化有很多因素,包括成本、交货期、能力、技术、标准、市场、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很多的内容,但他觉得这些都是表象,真正的内涵以及追求的目标是利润,“也就是赚不赚钱,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赚钱,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在我们这个产业当中,利润是第一位的。”魏少军认为,全球供应链给每个环节上的企业都带来了利润,这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化的现状如何?“过去20年,之所以能形成全球供应链,有一个根本点,这是政府默许下的市场自发行为,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没有政府的默许,这个全球供应链是不可能形成的。今天我们看到,由于政府的介入,特别是一些不恰当的介入,导致全球的供应链开始出现问题。”魏少军说。
“比如现在会强迫一些企业到美国建厂,甚至为了强迫达到这个目的,会采取一些让我们看起来不那么合理的做法。在这个过程当中,把中国排除在供应链之外,已经成为了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做法。”魏少军认为,这都显示了政治意愿在人为地破坏整个的全球供应链。同时,另一方面,由于整体的打压,无论是被打压的还是实施打压的,都造成了强烈的心理不安,“比如,2014年出台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之后,包含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和中国台湾地区,6个国家和地区占有全球半导体产能的95%,也就是说他们代表了全世界最重要的地区,他们都纷纷出台了自己的芯片法案及刺激措施。”
“我们想想看,每个国家都自己搞一套,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一定会使我们的全球化停滞,一定会使全球的供应链出现碎片化,这是必然现象。”魏少军表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大致的看法都差不多,“全球化与自由贸易几乎已死,而且不太可能再恢复,全球化大概走到头了。”
面临挑战,中国怎么办?
魏少军表示,全球化被破坏了,建立在全球化基础上的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从产业模式看,中国产业模式是比较典型的设计、制造、封测分离,当全球化被破坏以后,这个模式从“自由配置全球资源,变成只能配置本地资源”时,弊病就出现了,因此中国真正碰到的大问题是产业模式的转型问题;从产业规模看,中国的半导体企业规模还很小,与之对应中国的需求在过去十年提升非常明显,但对外依赖非常强;从芯片制造看,在过去几年这个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非常高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贡献是由外资在华企业提供的。
“再看看企业的情况,就更糟糕了。”魏少军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通过对科创板(39家)和创业板(96家)上市的135家全产业链半导体企业的2022年的年报进行的统计发现,“按业务范畴划分,材料企业有22家,封测企业8家,装备和零部件企业19家,设计企业最多,有82家,制造企业4家。这135家在2023年4月30日的总市值是30825亿元,前两天英伟达的市值公布,我们135家绑起来,还不到英伟达的一半,这就是事实。”
“我们这些企业,作为上市企业,是非常了不起的,但平均的毛利率是39.1%,研发支出是14.3%,这两个数字,都不能体现我们特别高的高科技含量,我们还处于中低端的发展。”魏少军说,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情况,“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不过,魏少军表示,即使是外部逆全球化、内部有很多弱点,这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国还是要坚定信心的往前发展,推动半导体产业实现再全球化。他认为,首先,产业升级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之道;其次,中国的超大芯片市场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再次,企业家在产业化方面的认知远远比政治家深刻,最终还是会回到“利润”这个问题。
“如果说前面20年全球供应链的形成,是以分工作为主要特征,那再造全球化,合作一定会作为主要特征,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共同发展。”魏少军表示,中国应该看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自立自强。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