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通过一位叫翟天临的演艺界人士,知道知网的。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后、演员翟天临在直播中回答网友问题时,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网是什么东西”,网友大惊之余,把翟天临的博士论文拿到知网查重,发现查重率超过40%,随后举报翟天临论文抄袭。两校经过调查,确认翟天临“学术不端”,北大同意翟天临退出博士后站,北电撤销了翟天临博士学位,取消其导师的博导资格。
本周,一条中国科学院因难以承受千万元续订费而停用知网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并冲上热搜,将知网推向风口浪尖。
那么,知网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中国知网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联办、运营,前身是1999年由清华大学和清华同方建设上线的“中国期刊网”。到2003年,中国期刊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期刊、报纸、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图书、年鉴和多媒体教材为一体的知识服务网站。同年更名为“中国知网”。如今,知网不仅拥有大量的中国文献,还囊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顶尖大学的数据库,以及美、韩、法等国的科技数据库,成为国际知识资源平台。
简单讲,知网搜罗天下知识,供天下人使用。对于国内的学子、学者来说,知网是一个“天罗地网”般的存在,谁写论文不查阅文献资料呢。而知网提供的查重功能,更是提交学位论文的学子们绕不开的刚需。几乎所有的高校,对学生提交的论文查重率都有明确要求,一般是学士论文不超过30%,硕士论文不超过20%,博士论文不超过10%,也就是论文中引用、行文与别人已经发布的论文的重复度和相似率不能超过规定比例,超过了发回修改,直到查重率符合规定才能进入答辩环节。而几乎所有的高校官方都在租用知网,使用知网查重,为了保证查重的准确率和论文通过率,知网也就成了学子的不二选择。
很多人不知道,学校和科研机构使用知网是要付费的。对于高校,根据办学规模和使用情况,每校每年缴纳几十万元到一百多万元的订阅费。在校内,师生下载文献资料和查重还要单独付费,像查重,本科生查一次100元,硕士生查一次200元。有人简单算了笔账,全国每年近1000万名本科生毕业,每生毕业论文查重2次,知网就有20亿元的收入。而中科院从2008年起订阅知网,面对每年续订费20%的涨幅,今年费用接近千万元,表示难以为继。
平心而论,知网是个好东西,夸张点说,知网数据库是国家实现科技强国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知网也是中国超级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使用他人经过认定的专利知识和劳动成果,必须付费,在学术界人人皆知,从这个意义上说,知网向使用者收费,无可厚非。因为与此同时,知网也要向资源提供者付费。一些人情绪激动的原因,主要是质疑知网的收费方法和额度是否合理,帮知网算半天账,算出每年收入几十上百亿元。但支出这一块呢?知网不说,外人也算不出来。也许,像那些科幻大片一样,知网在布很大的局,织很大的网,这个很烧钱,也不宜让一般人知道。
所有学子和学者都希望知网是一个公益性服务网站,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在目前来看,不现实。我们能想象的,是知网在支付方式和额度方面有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