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早上起来爬爬山、看看景。村里给我这个活儿,简直是让我享福啊。”肥城市潮泉镇柳沟村村民刘汉荣说。5月12日7点,年逾六旬的刘汉荣准时来到翦云山,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用脚“丈量”着齐长城,时不时弯下腰取块山石,垒在残缺的长城上。
刘汉荣是典型的农村大龄人员,他口中的“活儿”就是齐长城巡护员。今年4月初,他成为肥城市首批齐长城巡护类乡村公益岗位上的一员。“工资是按小时算的,每小时19块,一般情况下每天工作1个多小时。这样算起来,每个月能有800来块钱。”刘汉荣很满足。
按计划,肥城市今年将创设3770个城乡公益岗,重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促进城乡低收入群体共同富裕。“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是统筹城乡就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重要民生实事,我们必须顶格部署、压实责任、全力推进。”肥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刘文东说。
“就在前几年,我还摇着小船在这一带捕鱼讨生活,没想到现在‘洗脚’上岸当上了护林员。”东平县老湖镇前埠子村59岁的渔民赵辛福说。
东平湖作为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滞洪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枢纽,为筑牢这一水生态屏障,泰安市开展清网净湖、退渔还湖、餐船取缔、游船整治、环湖生态隔离带建设等攻坚行动。
“俺在湖里捕了大半辈子鱼,突然上了岸很不适应,也不会其他谋生的本事,一下子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干点什么。”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面对正在上学的孩子和身体不好的妻子,赵辛福开始奔波在各个零工点。
对于赵辛福这样的渔民而言,上岸只是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彻底摆脱靠水吃水的传统和对渔业的依赖,如何实现就业有门、致富有路、生活无忧,找到长期稳定的“避风港”才是重中之重。
泰安在公益性岗位设置时,考虑东平湖保护和发展的现实需要,按照“因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员”的原则进行科学设置。当地开发环湖生态防护带养护员岗位600个和山林巡护员岗位317个,优先用于安置沿湖退船渔民。
“今年,全市计划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1200个,截至目前,已上岗18194人,占年度任务数的85.8%。”泰安市人社局调研员张洪双说,下一步,泰安市人社局将在加快完成全部上岗任务的基础上,强化岗位管理,确保日常监管到位、资金运行到位、跟踪服务到位,确保让广大公益岗人员各项待遇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