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是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民族工作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的诞生地。8月初,“云南统战这十年”全媒体采访组记者走进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地,瞻仰民族团结誓词碑,踏访少数民族村寨,与各族干部群众深入交流,切身感受边疆民族地区的生机与活力。
齐心协力 共建家园
普洱市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主线,教育引导各民族始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坚定不移跟党走,爱国奉献守边疆,团结奋斗建家园,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持续巩固。
沿着崎岖山路,采访组第一站来到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签字代表方有富的家乡——宁洱县谦岗村蚂蟥田村民小组。这里虽坡陡谷深,却建起了宜居乡村,家家户户住进安居房,硬化路通到家门口,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有如今的变化,靠的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靠的是村民的团结一心。”谦岗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赵军是2016年到村上任职,正好赶上脱贫攻坚行动全面开展。为了让帮扶项目落地落实,他带领全村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建设中来,“有主动投工投劳加入村庄公共设施建设的,有无偿让出部分土地用于村庄道路、活动场所建设的,也有互帮互助建房、搬家的,大家齐心协力共建美丽家园。”赵军感慨。
谦岗村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过去,方有富老人常常和群众围坐在火塘边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和北京观礼团等故事。“火塘夜校”见证了村民团结互助、邻里相亲相爱的欢声笑语。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村里利用“火塘夜校”召开群众会议,讲解帮扶政策,还邀请方有富老人给村民们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火塘夜校’让各族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赵军说。
2021年,村里建成了方有富生平事迹陈列馆和“火塘夜校”活动场所,开展红色旅游,茶产业、晚熟芒果等特色产业发展也如火如荼,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谦岗村人均收入达1.5万多元。
亲如一家 共同发展
普洱市始终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坚决践行“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各民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高。
“宾弄赛嗨”系傣语中的两个称谓,“宾弄”意为亲戚,“赛嗨”意为朋友,特指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傣族与周边其他民族建立的深厚感情,结交了“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关系。长期以来,孟连县不同民族的群众结成“宾弄赛嗨”,生活互助、生产互帮、经济互通、文化互融,实现先进带后进、先富帮后富,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非常高兴,亲戚朋友们都来帮忙了,我家今年的砂仁一定丰产丰收。”在孟连县景信乡回俄村傣族村民岩相家的砂仁地里,不同民族的群众一起劳作,欢声笑语,好不热闹。
前来帮忙干活的村民扎丕是拉祜族、岩洪孔是佤族,他们都是岩相家的“宾弄赛嗨”,来自周边村寨。岩相家共有这样的“宾弄赛嗨”10户,几十年来,彼此之间互帮互助,来往频繁,亲如一家。
在回俄村,像岩相家一样,共有136户傣族群众与周边其他民族结成了579户“宾弄赛嗨”,而在整个景信乡,“宾弄赛嗨”达到1117户。
岩相告诉记者,早在他的爷爷辈,他家就与周边的几家拉祜族、佤族人家结成了“宾弄赛嗨”,从小在一起上学、玩耍长大的情谊使他们早就建立起了“不是手足胜似手足,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感情。“农忙时节,大家互相帮忙插秧、打谷子,每年春节、葫芦节、泼水节、新米节等节日,互相到家中过节,聚在一起十分热闹。”岩相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生活如何变化,大家的情谊永远不会改变,“我们过去几十年守望相助、共同进步,未来几十年,我们也将一路携手、共同前行,走进更加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