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搜狐汽车 · 汽车咖啡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外,已经成为中国车载雷达企业的新战场。
今年1月,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一径科技、北醒光子等一众中国车载雷达企业新一代产品首发亮相美国2023年消费电子展(CES)。
今年2月,禾赛科技成功赴美上市,成为“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上周,禾赛公布Q1财报,非GAAP净利润达到160万元,成为“首家盈利的车载激光雷达公司”。
财报公布之际,禾赛宣布设立于德国斯图加特的欧洲办公室正式开业,这是禾赛拓展欧洲市场、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又一重要举措。
海外市场已经成为禾赛重要的收入来源,2022年财报显示,过去三年禾赛海外市场总营收达到近11.8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一半以上,增长率超过100%。
创始人李一帆将禾赛的2023年称为“转型之年”,称将在全球市场迎来更强劲的爆发式增长机会。
长期来看,随着国内车载雷达市场被头部企业一一圈定,海外市场的增长机会是企业的必争之地,向海外出击的不止有禾赛。据搜狐汽车统计,国内10家主流车载雷达整机厂均有出海业务,目标市场集中在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地区。
在楚航科技看来,时代赋予的市场机遇是当下毫米波雷达企业出海的最大优势,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核心技术上突破以及产品的商业化量产落地,也始终是大家正在寻求超越的重要目标。
在摆脱产品被垄断的上半场,中国车载雷达企业踩着“新势力造车运动”的东风,以激光雷达全球前装定点份额超过50%的成绩交付答卷。随着海外汽车智能化市场走向爆发期,中国车载雷达企业将步入下半场的全球化量产之战。
01 实现“国产替代” 继而“海外占位”
纵观全球车载雷达市场,海外“诸神黄昏”,中国“高歌猛进”。
禾赛身上的聚光灯,曾最先在2020年打在海外市场上,Velodyne、Luminar、Innoviz、Ouster、Aeva、AEye、Cepton、Quanergy 8家国外激光雷达企业先后成功IPO。
两年之后,这8家明星企业却遭遇股价“雪崩”、市值腰斩、合并风波。更甚者,创立24年的车规激光雷达鼻祖Ibeo宣告破产,海外激光雷达市场高开低走。
国外传统车企对汽车智能化产品试水保守,国外车载雷达企业发展较早“摸石头过河”、无法准确推出市场适应性产品,加之一些传统供应商存在多个主营业务分散精力等等,成为上述企业步入窘境的原因。
另外,亮道智行CEO剧学铭曾指出上述企业的生存难题:“国外车企的系统性开发模式,一个新技术或者新车型的开发周期相对更长。这也意味着,如果激光雷达公司没有在一个开发周期内拿到订单,就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空窗期。”
国外企业的空窗期,也是中国企业的窗口期。
Yole Intelligence报告显示,从2018年到2022年,中国激光雷达供应商占据前装定点份额的50%,大幅领先于美国、法国、德国等拥有激光雷达企业的地区市场。行业普遍认为,中国激光雷达产品实现了“国产替代”。
而这一切成绩的前提是,中国电动智能汽车带来的发展土壤。
一方面,中国车载雷达公司遇到节奏激进、产品内卷的“新势力造车运动”,国内市场对产品接受度更高;另一方面,国内玩家在服务本土下游过程中,对需求的识别、响应、供应能力也在快速迭代的市场中被锻炼出来。
接下来,走向海外市场是打造长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尤其是,提前瞄准2-3年以后海外市场的汽车智能化爆发期。
禾赛科技创始人李一帆去年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海外市场,今年在海外市场花了更多时间,全世界跑去谈生意。
他认为,中国市场汽车智能化之战差不多今年会有结果,而海外市场汽车智能化浪潮近两年才开始,最早2025年、2026年才有结果;今年把更多精力放在和欧洲、北美客户谈新项目上,基本在两三年后能收效。
在楚航科技创始人楚詠焱看来,海外市场可以磨练毫米波雷达企业对核心技术迭代的理解能力,中国市场是对项目工程化落地、解决一些自动驾驶场景中不常见或一些极端场景数据的最好战场,楚航会国内、外市场两条线并行。
搜狐汽车调研的10家国内车载雷达整机厂,已经开始了产品出海。
02 “配套车企出海”与“产品独立出海”
配套国内车企客户出海,是目前中国车载雷达企业产品出海的主要路径。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卷”向海外,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受新能源车出口拉动,前四个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0.3%。
在此背景下,拥有广泛客户圈以及绑定强势主机厂的车载雷达供应商,正借助客户整车出口走向海外市场。
比如拿下最多量产定点车型的速腾聚创,官方早前表示其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会随广汽埃安等多家车企的定点车型亮相全球汽车消费市场。
蔚来NT2.0平台全系车型标配图达通猎鹰激光雷达,伴随着蔚来车型在海外的量产落地,图达通产品的国际化也在加快,图达通官方表示这将有利于后续对接海外车企需求。
产品独立出海,服务当地主机厂及客户,则是另一种路径。
早在2020年,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已经助力韩国企业CONTROLWORKS发布韩国首个5G+L4级自动代客泊车方案。
2021年,速腾聚创的全球首款固态激光雷达车规量产SOP并交付北美车企,目前已随北美豪华新能源车型交付消费者。
楚航科技向搜狐汽车透露,楚航现已进入欧洲某知名车企的供应商体系,共同参与其下一代雷达平台的开发,该项目预计将于2027年量产。
除此之外,中国车载雷达企业也在借助外国供应链体系,走向全球。
行易道在2021年已经进入了韩国的汽车供应链,通过韩国的汽车供应链出口雷达到国际上,当时这件事情在国内同行里算是一匹黑马。
目前,行易道和韩国知名汽车底盘控制&ADAS系统商ERAE合作,为某亚洲整车品牌批量提供77GHz中程毫米波雷达和77GHz近程毫米波雷达。
行易道也与韩国晓林集团(Digen)为全球市场生产和供应基于77GHz毫米波雷达的ADAS系统。
行易道创始人赵捷曾在采访中直言,全球化路上并非一马平川。赵捷提到在韩国市场有许多竞标对手,韩国车企本身对雷达比较了解,有自己的采购标准,他们更为看重产品本身的性能。
03 海上有“风景” 亦有“风浪”
虽然汽车智能化发展的当下,全球汽车市场高度趋同,但是在落地上各国市场仍有不同。
首先在准入门槛上,各个国家的认证标准不一,导致出海的成本成倍增加。想要进入海外市场,车载雷达企业需要耗费成本和精力,在拿资质上下功夫。
比如,欧洲汽车供应链有着严苛的准入要求,CE符合性测试就是车载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一个强制性认证标识,是打开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去年,楚航科技在非常有限的开发周期里,有2款毫米波雷达产品成功通过CE指令符合性的全项严格测试,并通过公告机构审核,这才代表着楚航拥有了出口海外的研发能力。
今年2月,禾赛获得TISAX信息安全最高等级AL3评估标签,表示能够为欧洲主机厂客户提供服务,持续全球化市场布局。而准入资质只是一方面,中国车载雷达企业还有大量功课要做。
本土化是企业出海绕不开的必修课。
楚航科技告诉搜狐汽车,国内市场求快,海外市场更求稳,所以在服务理念和生产模式上,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市场调整来适应海外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国内的主机厂求快,对于国产毫米波雷达企业来说,首先是要有合适的产品能直接完成国产化替代,同时对产品的迭代要求较高”。
“海外则不同,主机厂会在预研阶段就让上下游供应链介入,多方共同来完成整个车辆的开发与生产,这样就会把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拉的很长,但是会确保每个生产链上的环节都相对严谨”。
这就要求,供应商企业能及时响应并介入到整个产品开发周期。
这或许就是上述10家国内车载雷达企业纷纷“扎营”海外的考量因素之一。目前,速腾聚创在美国密歇根州设立北美总部,图达通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在德国设立欧洲业务拓展中心,亮道智能在德国柏林设立欧研中心、在慕尼黑设立商务运营中心,包括禾赛刚刚建成欧洲办公室。
适应本土模式以外还要适应变化,国外车载雷达企业的产品和供应策略正在改变。
据行业人士,法雷奥已经喊起了高性能即插即用的口号,让主机厂“拎包入住”;Luminar逐步向软件和服务跨越,将公司未来的盈利空间放在了激光雷达背后的系统和软件层面。
尽管国内对激光雷达“软硬结合”打包式服务有所讨论,认为这将是打开激光雷达薄利和议价空间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行业内仍以卖硬件为主。
2023年Q1,上述几家上市的海外车载雷达企业亏损仍在扩大,但Luminar、Ouster营收实现翻倍,正在加大与奔驰、沃尔沃等国外车企客户的合作。
更进一步看,目前中外车企上车定点仍泾渭分明,中国车载雷达上车定点车型仍以自主品牌为主,海外企业以海外激光雷达厂商为主。
奔驰S级、奔驰EQS、奥迪A8、本田Legend将主激光雷达定点法雷奥,雷克萨斯LS、宝马iX、大众ID.BUZZ、沃尔沃XC90分别搭载Denso、Innoviz、Aeva和Luminar的雷达。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出海竞争是场硬战,但这也正是中国车载雷达企业在完成“国产替代”后的想象力所在,全球化是必经之路——虽难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