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死一生的创新药领域,最为熟知的剧情是,在某个靶点研发热度日渐扩大的时候,打击悄然而至。
OX40靶点就是如此。
一度,OX40激动剂在抗肿瘤领域的前景得到空前重视,大药企趋之若鹜,国内药企一拥而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但难以综合的疗效和副作用之困,让这一领域备受打击。截至目前,尚未有OX40激动剂跨过2期临床,悲壮之至。
戏剧性的是,在OX40激动剂接连遇阻的同时,OX40抑制剂的表现却给OX40靶点带来希望。
6月27日,赛诺菲宣布,OX40抑制剂Amlitelimab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2b期临床STREAM-AD获得成功,治疗第16周、第24周达到EASI评分主要终点和关键次要终点。
这是继Rocatinlimab之后,第二个迈过2期临床的OX40抑制剂。虽然尚未成功上岸,但总归距离终点越来越近。鉴于先驱们的成功表现,这或将点燃OX40抑制剂研发的大火。
悲壮还是希望,没有人能够在一开始就预料到结果。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考验着药企在选择探索路径时候的战略和决策能力;同时,也检验着药企所拥有的研发能力的底色。当然,更离不开一点点运气成分。
/ 01 / 备受期待的免疫系统“油门”
奥秘的人体,拥有诸多神通广大的信号通路,OX40就是其中之一。
OX40 (CD134)是T席细胞共刺激受体,位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如CT4、CT8细胞等;其配体为OX40L(CD252),可在抗原提呈细胞(APC)上表达,如B细胞、树突细胞、巨噬细胞等。
该靶点的具体作用是,APC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使得其活化,随后T细胞表面的OX40与其配体OX40L结合,启动下游信号,延长活化T细胞存活时间。
与此同时,该信号通路还有两大作用。其一,下调抑制免疫反应的细胞表达,如CTLA-4和Foxp3;其二,增加促炎症因子的分泌,如IL-2、IL-4、IL-5、IFN-γ。
从上述机制来看,OX40像是免疫系统的“油门”,可以有效提高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并且,在抗肿瘤过程中,OX40靶点似乎还具有两大优势:
第一,广泛性,其对多种肿瘤适应症都具备疗效;第二,其可以延长活化T细胞寿命,限制记忆T细胞,在停药后依旧能够持续应答。
基于诸多特点,OX40激动剂迎来了研发春天。
从2009年开始,OX40激动剂的专利逐年递增,在2018、2019年达到顶峰。当时,可以说海外大药企的管线中,拥有一项OX40激动剂是标准。
国内药企也是纷纷入局OX40激动剂。但遗憾的是,巅峰的2019年,也是OX40激动剂走向衰落的开始。
/ 02 / 肿瘤领域的接连受挫
事故由辉瑞开始。
2019年1月,辉瑞宣布终止OX40激动剂PF-04518600的研发。尽管辉瑞本身未披露具体原因,但其临床疗效或许可以解释:
PF-04518600Ⅰ期临床客观缓解率只有5.8%。这意味着,绝大部分患者对PF-04518600都没有响应。
与此同时,罗氏也紧随其后,遭遇挫折。2019年5月,罗氏宣布OX40激动剂MOXR0916的研发,MOXR0916部分缓解率仅为4%。
之后,百时美施贵宝、GSK、阿斯利康等海外企业,也相继宣布终止在研的OX40激动剂,原因均是效果不佳。
从这些巨头的表现来看,OX40激动剂单药治疗的部分缓解率不超10%,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也一般。
核心原因在于,免疫系统调控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OX40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又过于直接。
如果OX40激动剂活性过高,会在短时间内极大的激活T细胞,引起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导致器官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出于安全性顾虑,大部分的研发企业对激动剂活性限制较多,试图通过低活性、高剂量的方式达到临床终点,并没有取得成果。
即便企业对于其给药方式和给药顺序的摸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换来的更多是一次次失败。可以说,OX40激动剂的抗癌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03 / 自免领域的峰回路转
不过,在肿瘤领域挑战重重的同时,OX40靶点在自身免疫疾病似乎有了峰回路转的可能。
与肿瘤领域不同,OX40自身免疫疾病应用起步较迟。在2019年肿瘤领域风头十足的时候,进入临床的OX40抑制剂只有两款,Rocatinlimab和Amlitelimab。
Rocatinlimab可以选择性消耗OX40+活化的T细胞并抑制克隆T细胞,控制免疫因子驱动,其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已经公布,具有明显的疗效。
使用不同剂量的Rocatinlimab治疗成年中度或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第16周EASI较基线改善≥75%的患者比例高于安慰组,每2周注射300mg组达标比率达到了53.8%。
单纯从这一数字来看,Rocatinlimab的效果并不劣于特应性皮炎领域的明星药物度普利尤。
在SOLO1临床试验中,每周、每隔一周使用度普利尤患者,第16周EASI较基线改善≥75%的比例分别为52%、51%,而安慰剂组则仅为15%;在SOLO2临床试验中,每周、每隔一周使用度普利尤患者,第16周EASI较基线改善≥75%的比例分别为48%、44%,而安慰剂组则仅为12%
正是基于这一优异的数据,Rocatinlimab成功被安进高价收购。目前,Rocatinlimab已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预计于明年结束。
在Rocatinlimab高歌猛进的同时,Amlitelimab也在加速追赶。
Amlitelimab与前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消耗已经活化的T细胞,而是通过靶向OX40L,阻断T细胞活化过程,恢复免疫系统的稳态。
在一期临床阶段,Amlitelimab的开发企业Kymab便被赛诺菲收购,这也足以证明其潜力。也的确如此,正如上文所说,Amlitelimab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2b期临床STREAM-AD获得成功,能够继续向前。
Rocatinlimab和Amlitelimab的接连成功,无疑也预示了OX40抑制剂领域,或许又会起风了。事实上,两者此前已经吸引了诸多选手入局,比如创响生物、复宏汉霖等。
在肿瘤领域是悲壮,但在自免领域却是希望,与不确定性为舞,大概这就是创新药研发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