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自然课或科学课中,《食物的营养》都是常见的内容,对于“淀粉遇碘酒”这一实验现象的阐述,很多教学参考书认为:淀粉遇碘酒显蓝色。
2、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现象往往是蓝紫色、蓝黑色或黑色,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淀粉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3、淀粉与碘酒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一种包合物,这种新的物质改变了吸收光的性能而变了色。
4、天然的淀粉组成成分可以分为两类: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5、直链淀粉约占10%—30%,分子量较小,在50000左右,可溶于热水(70℃—80℃)形成胶体溶液。
6、直链淀粉与碘酒作用显蓝色,但较短的直链则呈现红色、棕色或黄色等不同的颜色。
7、支链淀粉约占70%—90%,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大得多,在60000左右,不溶于水,支链淀粉与碘酒作用显紫色或紫红色。
8、所以,淀粉遇碘酒究竟显什么颜色,取决于该淀粉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
9、有的豆类几乎全是直链淀粉,遇碘酒显蓝色;糯米中几乎全是支链淀粉,遇碘酒显紫色;玉米、马铃薯分别含有27%、20%的直链淀粉,所以马铃薯遇碘酒所显的颜色比玉米遇碘酒所显的颜色要略深。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